郭沫若和安娜的书信来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沫若和安娜的书信来往

郭沫若和安娜的书信来往   篇一:郭沫若与女神   郭沫若与《女神》   第一部分:郭沫若人生轨迹:反叛者——泛神论者——马克思主义者   一、年轻的反叛者(1892—1913)   1. 家庭及旧式教育   (1) 家世: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生于四川沙湾镇。   他自己回忆说,出生时,“脚先下地”,象征了他“一生成为反叛者的第一步”。   四川袍哥盛行,帮会势力猖獗,其祖父和土匪素有往来,其父除了是个“中产地主”和地方权贵之外,也从事贩卖烟酒等一类走私客和土匪爱干的勾当。   郭沫若从小就醉心于草根英雄传奇,乐于参加家族间的械斗,据说他曾经在家族武斗中把杨家的一个小孩狠揍了一顿。   ——反叛而喜欢英雄   (2) 旧式教育   4岁启蒙,接受《三字经》等传统教育。   后学习古籍和诗词。爱李白,而恶杜甫。喜王维、孟浩然、柳宗元,而厌韩昌黎。 ——喜欢浪漫、自然。   阅读《西厢记》、《西湖佳话》、《花月痕》等才子佳人的古典小说。   郭沫若并没有如郁达夫在看到此类小说时流入伤春悲秋、多愁善感;而是在其中发现了性刺激,并在十三岁时开始了自慰。   ——青春精力充沛。   家庭及旧式教育,为郭沫若反叛精神埋下了种子,也为其走向泛神论结了因缘。   2. 学堂中学运领袖和“坏小子”   (1) 学运领袖   读小学时,他和校长发生冲突,被记“大过”,却因此而成为学生领袖。中学时,在学生罢课中充当重要角色,成为学校“八大行星”之一。1909年,被开除,后转学。1911年11月24日,即成都响应武昌起义而宣布独立的前一天,郭沫若已经剪掉了辫子。   (2)“坏小子”   小学时,虽然在学运中受到打压,但是郭沫若并没有像郁达夫那样,因此而陷入内向孤独,走向感伤,相反,他凭借在学运中树立的自信和威信,张扬个性,与同学结义拜盟,抽烟喝酒,出入戏院,捧角斗殴,甚至跟从学校的同性恋潮流。俨然一个不良少年。中学时,这些另类行为,不仅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他的同性恋活动中偶尔有了召嫖男妓的行为。 ——与郁达夫感伤孤独相比,同样是学运领袖,郭沫若走向了充分的自信和张扬,而这些恰恰是一种另类的反叛。坏青年背后是一种反叛精神。只是这种反叛精神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3. 新思想的洗礼   (1) 清议报   通过阅读梁任公的《清议报》,他开始崇拜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三杰:加富尔、加里波第、马志尼。——民族主义和“富国强兵”在他心中激起回响。   (2) 孟德斯鸠、斯宾塞、赫胥黎   学习对共和国建设有实际功用的“实用”学科成为时尚。“青少年差不多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国家主义者”,“凡是稍有志趣的人,谁都想学些实际的学问来把国家强盛起来”。——学医。 1913年,到天津投考军医学校。考试及格,却放弃,因为留学已经成为热潮。   1914年1月,郭沫若到了日本。   二、泛神论者(1914—1924)   1. 安娜与医学   1914年秋,如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班,结识了郁达夫。   1918年,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与安娜坠入爱河,先是精神上的,继而是肉体上的。他后与安娜同居,并生下五个孩子。 郁达夫则是性欲被唤醒,但是在宣泄中受挫。   职业学习中,郭沫若一直专心学医。   郁达夫则茫然不知所措,不停的转学校换专业,有了“多余”的感觉。   郭沫若自童年就始终处在行动中心,所以他面对类似环境的刺激,显得积极主动。   2.林译作品——《迦因小传》、《撒克逊劫后英雄传》   (1)哈葛德《迦因小传》——儿女\言情:多愁善感——表面而不真实   “那女主人公的迦因是怎样的引起了我深厚的同情,诱出了我大量的眼泪哟。我很爱怜她,我也很羡慕的她的爱人亨利??我想假使有那样爱我的美好的迦茵姑娘,我就从凌云山的塔顶坠下,我就为她而死,也很甘心。”——才子佳人,多愁善感   “我这人的泪腺似乎很发达,自来是多眼泪的人。”“这种性格特征使他主张:“能够流眼泪的人,总是好人。能够使人流眼泪的诗,总是好诗。”   梦中情人迦茵——同居安娜,似乎梦想成真,郭沫若给田汉写信,把安娜事件形容为就好像自己无情奸污了一名纯洁的基督处女。但是随着安娜生下孩子,女神变成主妇,玫瑰色的梦被没完没了的琐屑的家务打磨得日益苍白,郭沫若的多愁善感,才子佳人情节就越发得显得表面而不真实。   不仅如此,他的反叛与决绝,让他没有像徐志摩、郁达夫、鲁迅、胡适一般,屈从于父母之命,而是毫不留情地嘲弄父母安排的童年未婚妻的婚姻。   (2)司各特《撒克逊劫后英雄传》——英雄\武侠:英雄崇拜——“决定性”的影响:浪漫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