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江城县勐烈镇猪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浅述江城县勐烈镇猪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勐烈镇近几年猪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情况的回顾与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讨了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勐烈镇 猪 疾病 防治措施
0 引言
勐烈镇地处地处东经101°14′—102°19′,北纬22°21′—22°56′之间。2008年年底统计,有农业人口19743人,耕地面积26410亩,人均有粮440公斤,存栏母猪1186头,参加母猪保险603头,出栏育肥猪4523头,人均纯收入1342元。
1 勐烈镇近几年猪常见传染性疾病与综合防制措施
1.1 猪细小病毒病
1.1.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初产母猪,属于地方性流行病,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1.1.2 临床症状。感染细小病的母猪往往会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剖检后发现母猪子宫内膜轻度发炎,胎盘有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现象;感染的胎儿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可见胎儿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等。
1.1.3 诊断。如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而母猪没有明显的临诊症状,同时有其他证据可认为是一种传染病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但最后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验。大于70日龄的木乃伊化胎儿、死产仔猪和初生仔猪可能含有干扰检验的抗体,故不宜送检。
1.1.4 防治措施。在发生猪细小病毒时,应用猪细小病毒弱毒疫苗紧急接种,以期迅速而有效地全面建立免疫保护。
1.2 猪链球菌病
1.2.1 流行特点。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其次为架仔猪,而成年猪较少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常呈地方性流行。
1.2.2 主要症状。病猪突然不食,高热稽留。呼吸急促,流浆性鼻液。眼结膜充血、潮红并有出血斑点,流泪。便秘或腹泻带血,尿色黄或发生血尿。腹下四肢下端及耳呈紫色,并有出血斑点。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不能站立,有的发出尖叫或抽搐。共济失调或做圆圈运动,或盲目行走,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呈游泳状,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
1.2.3 防治措施。目前国内生产的菌苗有猪链球菌灭活菌苗和弱毒菌苗(冻干苗)。疫区或疫场应合理地使用灭活菌苗或弱毒苗进行预防。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疗效。每吨饲料加入125克四环素,饲喂4~6周,可减少本病发生。但应注意生猪在出栏前7天必须停药。
1.3 猪瘟 我县勐烈镇猪瘟属零星发生,本病一旦发生,尚无有效药疗,只能采取预防。
1.3.1 病毒与流行特点。猪瘟病毒主要包括强毒、中间毒、弱毒三种类型,初发地区比较严重,发病比较温和,由一般猪群转向重点发生在繁殖母猪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仔猪经胎盘感染,还有一小部分猪瘟病毒是由不合理免疫所致。
1.3.2 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①急性。常见于流行初期,发病较快,病猪突然发热,体温升高到40-41.5℃左右,但精神和食欲还不出现异常。高热常稽留至垂死期才急剧下降,往往没有显著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病猪在体温上升后即停止吃食,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开始发病时粪便干硬如栗状,附有血液和粘液,以后出现腹泻。病猪极度衰弱,后肢无力,皮肤上出现小出血点。通常在发病后4-7天死亡,死亡率达90-95%。②亚急性。这是常见的一种病型。病猪体温在40-41℃左右。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口腔粘膜发炎,有假膜,呈灰白色或黄色的附着物。病猪普遍没有食欲,常钻入垫草,寒战,行走时摇摆。发病初期粪便闭结或成黑色干粪,病的后期下痢或粪中带血。在腹部、两耳、四肢内侧皮肤有点状或弥漫状出血斑点。病程7-10天,也可到2-3周。亚急性者常并发猪肺疫或猪副伤寒。③慢性。急性和亚急性的病猪如果不死,往往转为慢性。体温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食欲不定,大多是便泌和下痢周期性交替发生。病猪消瘦衰竭,步态不稳。患过慢性猪瘟的小猪,往往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
1.3.3 防治。从发病年龄和时间分析,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科学的免疫剂量。
从饲养环境和发病区域分析,应重视外引猪的检疫工作,加强综合防治,坚持自繁自养,净化种群。
1.4 蓝耳病 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1.4.1 流行特点。蓝耳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肥育猪发病温和。它主要通过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尿液等迅速传播。
1.4.2 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嗜睡,体温明显升高;眼睑水肿,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1.4.3 剖检症状。病猪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有的病猪肝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样物质渗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