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质能路线图-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PAGE \* MERGEFORMAT 8
中国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发展路线图研究
项目任务大纲
背景
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以下简称RED项目)是中国与丹麦两国政府共同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机构能力建设项目。2008年12月,丹麦驻华使馆和商务部分别代表丹麦政府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丹麦政府为项目提供了1亿丹麦克朗(约合1. 3亿元人民币)的赠款支持。项目计划执行期5年(2009年~2013年),执行机构为国家能源局。
项目目的是提高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包括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部分活动内容:
(一)第一部分(能力建设):提高中国政府管理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开展以建立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为目的相关活动;同时,研究中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路线图,为各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阐述合理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市场规模和发展途径;
(二)第二部分(技术创新):以促进中丹两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互利合作为目的,促进中丹两国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行业咨询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的合作与发展活动。
国家能源局于2011年11月,以《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依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设立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函》国能新能[2011]375号文件,依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批复成立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2012年2月底举行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成立仪式,标志着项目已完成了第一部分的一项重要目标。
按照项目要求,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将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着手研究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三类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路线图。生物质能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分为三个研究项目:1)沼气工程产业发展路线图研究,已完成;2)生物质液体燃料路线图研究,已完成项目招标,由清华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承担,正在开展;3)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含气化但不包括沼气,下同)发展路线图,即为本课题。项目计划,在这三个领域生物质能发展路线图研究的基础上,2014年开展包括所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路线图研究。
特殊背景
与许多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相比,生物质能供热、供气以及发电具有技术成熟、产业化程度高以及应用贴近终端用户的特点,许多国家都将生物质发电、供热和供气等技术作为生物质能发展的重要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其开发利用,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路线图,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发展重点和途径。如丹麦2011年制定了《能源战略2050》,提出要修改丹麦供暖法案、提供沼气补贴,促进生物质供暖、供气发展;国际能源署2011年发布了生物燃料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用于供暖和电力的生物能源将增加一倍,生物质年需求量将达到50-70亿吨(干);英国2012年发布了《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 GW、供热装置安装量达到12.4万个。
2011年底,全球生物质热利用能力达到290 GW,占全部可再生能源产能的23%;欧洲的生物质能供暖满足了供暖能源总需求的12.9%,占可再生能源供暖的93%,生物质能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16.85%, 生物质能提供了63.59%的热电联产。
我国自《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成就,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气化发电及燃气集中供应、生物质成型燃料用于炊事和供热等方面。2012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910万千瓦,年发电380亿千瓦时;生物质燃气产量达到8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达到600万吨,年替代化石能源量约折合,1530万吨标准煤。
我国已经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780亿千瓦时,生物质燃气产量达到6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达到1000万吨,年替代化石能源总量达到3100万吨标准煤。
与规划目标相比,目前生物质发电和供热产业的发展尚有较大的差距,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特别是我国生物质发电和供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起步较晚,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户用发展模式比例远远高于市场化发展模式,导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和效率低、工程质量差、重建轻管等问题的产生,产业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物质发电和供热产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物质能由于在分布式供热和发电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战略角度出发,发展潜力巨大。但总的来看,生物质发电、供气和供热产业需要多种技术和多种资源协调才能健康发展。考虑到目前这些技术的发展模式还不清晰,支持其大规模发展的市场框架、机制还不健全,引导和激励各类生物质能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也不完善,需要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Y 01039.1-2019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电子版下载8篇.docx VIP
- 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pdf VIP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家人课件.pptx VIP
- SH_T 3046-202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pdf VIP
-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JTS-T 273-2024.docx
- 2025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附件1:公路桥梁护栏施工作业台车计算书.docx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