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浅述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造林地选择、品种改良、密度调控、水肥管理、整形修枝、垦复抚育、病虫害防治和种子采收等方面介绍油茶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油茶的高产、高效和优质栽培。
关键词: 油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1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油茶树体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是水土保持林,生物防火林带和绿化、美化的理想树种;油茶籽可榨油,茶枯是优质的肥料和化工原料。油茶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广西凌云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经多年的栽培实践,现将实现油茶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油茶的主要形态特征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高一般为2—4m,基径为8—20cm,树龄100—200年,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达6—8m,地径达30—40cm,树龄可达400年。树皮幼壮龄时为棕褐色,光滑。老龄时期为灰色或灰褐色。叶一般为椭园形,卵形,单生,互生、革质,长3.5—9cm,宽1.8—4.2cm,1年生叶柄上有较密灰白色或褐色柔色短毛,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为较深的锯齿,上端密下部稀,幼叶齿端具黑色革质小刺,老叶脱落,中脉两边稍突起,表面中脉有淡黄色细毛,侧脉近对生,叶表面显光泽。
2.油茶的生态特性
我国主要栽培的油茶物种,因其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其生态特性也各有差异。按各物种的适应范围和生态习性,可划分为宽、窄和局限生态幅等三种生态型。
2.1宽生态幅的物种:如普通油茶在亚热带地区的南、中、北三个气候带都有广泛的分布和大面积栽培;小果油茶在中亚热带及北亚热带南部地区中海拔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攸县油茶宜在中、北亚热带的低山、丘陵生长。
2.2窄生态幅物种:如越南油茶、广宁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性喜高温高湿,适生于夏热冬暖,有明显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性质的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生长。
2.3局限性生态幅物种:如腾冲红花油茶、威宁短柱油茶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局限于云贵高原的高寒地带生长。
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3.1造林地选择
油茶性喜光、喜温、喜酸性土,忌严寒酷暑和碱性土。俗话说: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油茶种植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的丘陵、山岗、平原地,坡向以南坡、东南坡为佳,或其他坡向的平缓地。坡度以15。以下缓坡地为好,ph值以4.5~6.0为佳,中性、碱性土壤不适宜种植。土壤以土层深达8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石砾含量不超过20%为好。不透气的死黄泥土不适宜种植。要求地下水位在1m以下。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长陡坡、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3.2垦复
油茶成林大面积丰产,垦复是重要措施之一。垦复要因地、因树、因地制宜确定垦复方法。地势平坦,坡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地可进行全垦,垦复后沿水平方向开挖宽40cm,深20—30cm的竹节沟,以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坡度在15度以上,株行距不整齐的林地,可进行带垦。垦复带和留草带宽各3—5m,第2年交替垦复,即只垦复上年的留草带。垦复的深度应达到25—30cm,以利土壤熟化。坡度在10—15度,株行距整齐的林分,采用撩壕垦复,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做法是:在油茶行间挖水平环山的壕沟,深宽各40—60cm,泥土堆放在下坡方向,然后就地取材,将杂草、灌木和枯枝落叶等埋入沟内,再覆表土至沟深的1/2。并在沟内套种绿肥,绿肥成长后,第2次覆土,把绿肥埋于沟内,2—3年内填平壕沟。由于沟内土壤中增加了大量有机质肥料,可诱导油茶吸收根群至沟内,促进油茶生长发育。第2轮撩壕垦复,在第1轮撩壕之间的空隙地进行同样的操作。这样经过2—3轮的撩壕垦复,全林完成1次改土工程。此法既垦复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并可较好地防止水土流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是值得推广的垦复方法。
3.3整枝修剪
整枝修剪是油茶丰产的又一重要措施。修剪要因树制宜,掌握强树轻剪、弱树适当重剪的原则。道德要修除病虫枝、枯死枝和衰老枝,以及位置不当的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对于树冠较浓密、郁闭度在0.7以上的密林,要疏掉角度小于45度的直立枝,适当压低树冠高度,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结果面积。修剪以冬季及早春为宜。
3.4施肥
油茶四季花果不离枝,有“抱子怀胎”的特点,每年都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若不施肥,土壤肥力将逐年递减,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更谈不上高产稳产。所以对油茶林施肥,是补充土壤养分消耗,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加油茶结实量,达到丰产的重要措施。
3.5高接换冠,改良品种
60—80年代,油茶主产区先后选出了一批高产的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应用优良无性系的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