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的预防 摄入足量的钙 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 每天运动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 戒除陋习 定期测量骨密度 * 骨质疏松的预防 由于只有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钙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缺少维生素D,即便钙摄入量达到了推荐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维生素D的来源: 1.来自饮食,包括牛奶、海产品、鱼油、鸡蛋、钙强化食品和补充剂。 2、来自日照:每天暴露胳膊或腿,接受20-30分钟日光照射,即能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 * 骨质疏松的预防 摄入足量的钙 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 每天运动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 戒除陋习 定期测量骨密度 * 骨质疏松的预防 规律运动是指保持每天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 运动方式: 负重运动:步行,跑步,爬楼梯,跳舞,溜冰等 弹性运动:跳绳,打羽毛球,篮球,排球等 力量运动:每周两次举哑铃,或做俯卧撑 平衡练习:每周3次或每天一次踮脚尖、下蹲后起立 注意事项:运动前应先做热身运动,运动后适度伸展 * 骨质疏松的预防 摄入足量的钙 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 每天运动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 戒除陋习 定期测量骨密度 * 骨质疏松的预防 戒除陋习 实验证明,戒除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过度节食、嗜饮咖啡和偏食等习惯,就能有效减少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 骨质疏松的预防 摄入足量的钙 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 每天运动半小时,每周3次以上 戒除陋习 定期测量骨密度 * * * * * 骨质疏松症筛查与防治 * WHO (199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 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NIH (2001)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 。 骨质疏松症: 定义 Th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85:785-795, 2001 * 椎体骨折的不良后果 腰背疼痛 身高丢失 畸形 (驼背, 腹部受压) 肺功能丧失 生活质量下降: 丧失自信, 身材扭曲, 产生止痛剂依赖, 睡眠不良, 情绪低落, 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等 *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1- 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症 - 80岁或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症 约有30%的50岁以上的妇女伴有一处或多处椎体骨折2 约1/5的50岁以上的男性会在余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 1. IOF, 2005 () 2. Dennison E Cooper C, Horm Res, 2000;54 suppl 1:58-63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疼痛 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 脊柱变形 严重者身高缩短和驼背 骨折 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常见部位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筛查 * 诊断要点 临床通用指标: 脆性骨折史 骨密度(BMD) 实验室检查 (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 * 脆性骨折史的临床意义 无论骨密度高低,既往有过脆性骨折史即可直接诊断骨质疏松症 脆性骨折:一般为轻微外伤或无外伤史,但有骨折的体征,如:低于身高的坠落、跌倒等 发生过一次骨折,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 * 需要测量BMD的人群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它危险因素;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1项危险因素; 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 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 危险因素评估 不可控制因素 人种 (白种、黄种人危险高于黑人) 老龄 女性绝经 母系家族史 可控制因素 低体重 性激素低下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 体力活动缺乏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 DXA-诊断的金标准 WHO推荐采用DXA结果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但是DXA并不能反映骨骼的全部信息 尽管DXA不完美,但最大的问题是不普及 * 尽管DXA不完美,但最大的问题是不普及 中国50岁以上人口 2006年:3.5亿 2020年:4.7亿 2050年:5.7亿 DXA机器 全国共450台 主要在经济发达城市 人群中大量骨质疏松病人未被发现和诊断 * * 其它评估(筛选)方法 骨超声检查 X光片 OSTA FRAX * 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可以定性和定位诊断骨质疏松所致的各种骨折 只有骨量丢失30%以上才能显现出来 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患者的胸部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