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站地基沉降注浆加固方案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完美格式 PAGE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一、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资料,污水处理站为地上一层,长39.0m,宽18.0m,层高8.7m,独立柱基,排架结构。污水处理站原设计为南北走向,而详细勘察后变更为东西走向,故1-4轴无相关地质资料,设计部门参考原地勘报告进行设计。 污水处理站2012年6月基础施工至2012年12月上部结构完成,至今已经进入收尾工作,外墙抹灰、腻子已施工完毕,涂料完成80%,自2013年5月27日前后C轴/1-5轴北侧外墙出现裂缝,起初疑为面层抹灰过程中,基层处理不善,导致的外墙皮空鼓开裂。6月5日 根据2013年6月27日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公司、设计院、监理和总分包单位现场会诊后做出的决定,对污水处理站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方案。 自6月15日开始沉降观测,到目前为止,污水处理站C轴最大沉降约为5mm,A轴最大沉降量为3mm。 二、注浆设计方案 1、特点 (1)注浆法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质量易于保证,施工不需大型设备,机动灵活,施工干扰小的特点; (2)浆液渗透性强,无污染,可有效提高原地基承载力; (3)可对较厚的填土层进行分层加固,消除土层中的孔隙、空隙和空洞,使地基土的密实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处理后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4)可在独立基础下部形成微型灌注桩,可分担独立基础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地下水,渗透系数0.1m/d的砂类土和粘性土、级配砂石等地基加固。本工程回填土深4米左右,冲沟最深部位达8.70m,冲沟上部(3.0~4.6m)为近期场地平整回填及基础回填的①1细砂素填土、①4碎石素填土、①6粉质黏土素填土层,下部(2.3~5.7m)为填筑年代较长的①层粉质黏土素填土,属不均匀地基,适宜采用注浆加固法进行加固处理。 3、工艺原理 注浆加固法是在既有建筑物基础周围或基础上钻垂直孔或倾斜孔后将水泥浆液以一定压力通过注浆管压入基础底部土中,在土中经过渗透浆液固化成凝胶状,将土的颗粒胶结在一起,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和不透水性,实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稳定性的目的。 4、设计依据 1) 甲方提供基础平面图 2) 《污水处理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6)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污水处理站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建议》 7)会议主题为“污水处理站墙体开裂处理方案讨论会”的会议纪要。 5、初步设计参数 1)地基加固部位 A轴上1~7轴基础,B轴上1~6轴基础,C轴上1~5轴柱下独立基础及在此范围内的墙下条形基础、大型设备基础、室内水池基底及罐体基础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房心土、地梁下部、位于2层粉质粘土层柱下独立基础地基不进行注浆处理。)详细处理范围及处理深度见“注浆加固平面图”。 2)注浆扩散半径的确定 注浆扩散半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注浆工程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数据,结合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本工程注浆扩散半径暂定为0.6m,注浆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最优的扩散半径。 3)注浆材料及配比的确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仅采用P.O32.5水泥作为溶液的悬浮材料。根据现场加固土体的特性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初步确定浆液的水灰比为0.7~1.2,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验情况做调整。 在钻孔钻进至粉质黏土②层中,开始注浆时,先将水灰比调大,待确定浆液能够压入土体中后,再逐步调整水灰比到规定值。 4)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与所加固土体上覆土层的压力、浆液粘度和注浆量等因素有关,且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是变化的。本工程采用初始压力为0.1~0.2Mpa,稳定压力0.3~0.5Mpa。当注浆量不能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是,可适当调整注浆压力到1.0 Mpa。 5)注浆孔布置 由于独立柱基础受力较大,本次注浆加固,暂定独立柱基础注浆孔间距为0.75~0.8m,条形基础、室内水池、大型设备及罐体基础注浆孔间距为1.0m左右。具体布孔间距和数量,待现场试验后再确定调整。 注浆孔采用机械钻进,考虑到室内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在临近设备、仪器和配电设施处,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 钻孔孔径50~75mm,采用钻杆内直接注浆或预埋花管注浆两种方法。具体情况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三、工艺流程及施工 1、工艺流程 地质勘探→ 编制施工方案→ 选择浆液及配合比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