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邻甲酚酞褪色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γ-环糊精张昊1张毅1程博闻2王攀.DOC

邻甲酚酞褪色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γ-环糊精张昊1张毅1程博闻2王攀.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邻甲酚酞褪色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γ-环糊精张昊1张毅1程博闻2王攀

邻甲酚酞褪色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γ-环糊精 张昊1 张毅1 程博闻2 王攀磊1 田云1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院1 天津 300387) (天津工业大学 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 天津 300387) 摘要 以邻甲酚酞(OCP)为探剂,首次建立了基于邻甲酚酞褪色反应的γ-环糊精含量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 γ-环糊精(γ-CD)包络OCP分子使其发生褪色反应,并且其褪色程度△A与γ-C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了显色条件对γ-CD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30 ℃下显色15 min,加入OCP浓度为0.21 mmol/L,缓冲液pH=9.51时,γ-CD在0~15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32 5Cγ-CD (mmol/L),相关系数R2=0.997 5,检出限为0.066 m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6×103 L?mol-1?cm-1,灵敏度较高。样品平均实测回收率在99.1~101.5%之间,测定结果RSD为1.47%(n=10)。该光度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与HPLC法接近,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同时操作简便,测定快速,较HPLC法更易于推广普及。 关键词:γ-环糊精,邻甲酚酞,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TS236.9 文献标识码: A 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淀粉或其相关的物质所得到的环状化合物,最常见的有α-CD、β-CD、γ-CD 3种, 分别由6 、7 、8 个葡萄糖残基通过α-1 , 4 糖苷键连接而成。环糊精外亲水、环内疏水的性质使其能与各种有机物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改变有机物的某些性质,从而在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用途[1-6]。在这3种环糊精中,γ-环糊精内腔最大,具有更广泛的包埋客体分子的能力,并且其较高的水溶性、突出的乳化特性和安全性,使其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项目(CARS-43-E-2) 收稿日期:2017-11-04 作者简介:张昊,男,1982年出生,讲师,纺织化学 通信作者:张毅,男,1959年出生,教授,纺织化学 [7-9]。故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测定产品含量的方法,对实现γ-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D的测定方法有荧光分析法、旋光度法、还原糖测定法以及高效液相 色谱法等,各有优缺点。荧光分析法是分析目前生物大分子的常用分析手段之一,但由于包括环糊精在内的多糖类物质本身并无荧光基团,故需要采用昂贵的衍生化试剂对环糊精进行荧光化,测定成本较高,步骤繁琐,且重复性较低[10-11]。比旋光度法主要采用一些自身无旋光性的物质作为探剂,利用其与环糊精形成包络后引起后者旋光度变化值来间接测定环糊精含量,该方法测试灵敏较低,且由于环糊精的高旋光性,除探剂之外的其它因素如pH、温度、甚至环糊精浓度等均可引起旋光度的变化,测定结果不稳定,易受干扰,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分析手段[12]。还原糖法同样是多糖及寡糖类的常用定量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酶解后测定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来对样品定量。其优点是反应灵敏,线性关系良好,缺点是缺少专一性,由于所有糖类物质对此方法均有相应,故如样品中含有的葡萄糖及淀粉等成分会影响测定结果[13]。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果准确,精度高,且专一性强,但需要昂贵的色谱仪,对实验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且用时较长,难以广泛使用[14-16]。相比较而言,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容易,测定快速等优点,且在一定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HPLC法相近,故较适于CD的一般生产和使用单位采用[17-18]。 有关γ-CD 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国内外报道十分稀少,仅Kato[19]及刘虹[20]等人有过研究。Tako首先以溴甲酚绿(BCG)为指示剂,利用BCG与γ-CD形成包络物后增色的原理,建立了γ-CD 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国内的刘虹等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对该法进行了完善。但以BCG为指示剂的γ-CD测定方法尚存在不足。首先,BCG对γ-CD的增色机理尚不明确;其次,受BCG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此法需在酸性环境中测定,由于环糊精不耐酸的特性,在酸性中极易分解,从而影响了此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1]。 由此可见,在γ-CD的分光光度测定中,探剂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首次发现γ-CD 与邻甲酚酞分子包络后会显著降低后者的吸光值,即γ-CD对邻甲酚酞溶液具有显著的褪色效应。且其吸光度减小值与γ-C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此外,与溴甲酚绿不同的是,由于邻甲酚酞探剂分子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