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金融自动化-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智慧商务中心.DOC

第二十章金融自动化-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智慧商务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金融自动化-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智慧商务中心

PAGE 18 製商整合概論 第十七章 金融自動化 PAGE 19 PAGE 1 第十七章 金融自動化 緒論 一、金融自動化發展歷史 近二十年來,國內的經濟發展快速,為了提高資金流通的效率、簡化各項作業程序,以節省金融交易之處理的人力與時間,所以財政部於民國七十三年成立「金融機構自動化指導推行委員會」,並於其下成立「金融資訊規劃設計小組」;統一規劃、設計各項跨行連線作業。 民國七十七年正式成立「金融資訊服務中心」(簡稱金資中心,於民國87年11月轉型為民營公司—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目的在規劃、建置全園金融機構跨行資訊網路之運作,以連結各金融機構不同之電腦主機與應用系統,達到資訊互通、資源共享,務求提供全民一個更便利、更安全之金融使用環境。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金資中心與所有會員行庫,共同推出了大家所熟悉的「金融卡自動提款系統」,使高效率的跨行作業更邁前一大步。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金資中心專責推動金融EDI,制定金融EDI訊息標準及建置金融EDI共同系統。 二、金融自動化之重要性 商業自動化中,EDI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網路加值服務,其透過標準的電子訊息,傳遞各種商業文件資料。經過加值網路VAN轉接傳送,可達到企業相互連線,節省可觀的傳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藉VAN統合用戶力量,針對特定企業群研商交易需求,發展共通之系統規範。在諸多不同產業的EDI當中,金融EDI起步較晚,然而在所有的交易行為,在處理過程或終結時刻,都會產生費用支出的問題,因此在各行各業殷切需求下,金融自動化或金融EDI將使的商業交易行為更順暢、更合理、更簡化,其所價值更難以估計。 金融電子資料交換(FEDI)系統是財金公司為配合政府推動國內電子銀行政策所推出的系列服務之一,於八十六年元月正式營運,是頗受國內企業重視的一項新興資金調撥工具。透過本項服務,來分擔企業或個人的財務工作。客戶的每一筆交易款項,都在財金公司的安全認證與電子簽章等先進的安全技術保障下,經由網路迅速完成款項支付、資金調撥之電子轉帳及訊息通知作業。客戶不必出門,也能靈活調度資金。 利用電腦與通訊科技,將銀行提供之金融服務由現行之營業櫃台延伸至企業客戶端,擴大發展多功能電子銀行型態之業務,已成為銀行因應業務競爭、滿足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及提昇營運效益之重要自動化課題。 三、金融自動化之架構 國內的經濟發展快速,各項經濟活動的極為頻繁,因此為了提高資金流通的效率、簡便各項作業程序,其能符合商業現代化各方面的需求,故電子轉帳(FET)、金融電子文件交換系統(FEDI)與電子銀行(FB)等都因應而生。然而也因為這些金融自動化系統,使得銀行與企業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就連其間的各項作業也都變得更迅速而有效率。 1.電子轉帳系統 電子轉帳(ElectronicFundTransfer,EFT)系統是指在金融行庫與金融行庫之間,利用電腦網路連線的方式,傳輸有關付款轉帳的資料,以及跨行細部清算的功能。其系統特性包括有: 只要共同認定之文件格式,憑作為電子傳送帳務處理資料之標準文件。 亦可採用EDI格式。 而EFT的運作可分為三大種類: (1)銀行與金融給付系統 小範圍或個體的付款行為(例如:自動櫃員機) 大範圍或整體的付款行為(例如:銀行與銀行間的財務傳遞) 家庭銀行業務(例如:各種帳單付款) (2)零售給付系統 個人信用/借貸卡(例如:各百貨公司所發行的認同卡) 信用卡(例如:VISA或MasterCard) 現金卡(例如:美國運通卡) (3)線上電子交易給付系統 代幣式付款系統 電子現金(例如:DigiCash) 智慧卡或借貸卡(例如:Mondex卡) 電子支票(例如:NetCheque) 信用卡式付款系統 加密信用卡(例如:SSL、SET) 第三類認證(例如:First Virtual) 過去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支付,大多是以現金支票或電匯方式。以支票為例,收到支票的一方首先把支票存入銀行,假使彼此的交易銀行是不一樣的銀行系統,需經過票據交換中心處理之後,方能使支票款項由付款的銀行轉入對方之收款銀行的戶頭。這種票據的正確傳輸和處理,都要運用到許多的時間和人力,也因此支票處理的成本相當高。假使付款的一方與收款的一方處在不一樣的國家,會因此而增加更多的複雜處理動作,處理成本將會更高。 EDI技術可以用在傳統的支付作業之改善,此種企業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銀行之間的EDI系統稱為金融EDI(FinancialEDI,FEDI),是指付款和收款廠商,以及在其本身往來銀行之間,傳送處理有關付款或者匯款的文件資訊。這類文件資訊的作業量相當大,而且也不允許有任何的差錯。 企業彼此之間的交易往來可以運用加值網路的金融EDI系統來完成資金的移轉,同時也可以透過SWIFT(國際跨行連線)來完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