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森林公园-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PPT

台东森林公园-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东森林公园-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台灣台東森林公園台灣大蟋蟀棲地特性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in Taitung Forest Park, Taiwan 指導教授: 梁 昇 博士 學 生: 張明富 學 號: 5098042212 日 期: 99.10.09 報告內容 摘要 一、前言 二、前人研究 三、研究材料與方法 四、結果與討論 五、結論與建議 六、參考資料 摘 要 臺灣大蟋蟀(Formosan giant cricket) 學名為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是唯一掘地道的蟋蟀。近二十年來在臺灣,主要生長棲地已退縮到海岸防風林。為瞭解海岸人工化公園之環境特質與經營方式對臺灣大蟋蟀分布之影響,本研究以獨立成為集水區的台東森林公園之鷺鷥湖集水區為樣區,並將其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選定4條穿越線,記錄穿越線兩側各1公尺範圍內所見之樹種、臺灣大蟋蟀數量、並複製其地道模型。本研究發現相對高程、灑水區、距湖岸距離、與樹種多樣性為臺灣大蟋蟀族群的相關因子。臺灣大蟋蟀密度如果考量為主要指標時,應增加樹木面積。 關鍵詞:臺灣大蟋蟀、鷺鷥湖集水區、灑水器、相對高程、樹木多樣性。 一、前言 「灌蟋蟀」在農業時代是孩子有趣的童玩之一,提著一桶水,撥開地上隆起的小小土堆(本文稱此土堆為土塚),便可發現藏在底下的小洞(本文稱此小洞為穿口),然後往洞裏灌入水後,水淹巢穴(本文稱此巢穴為地道),洞中的台灣大蟋蟀便會逃出洞,到手擒來那是一種「期待的滿足」。但在追求經濟發展的政策下,土地的利用不再是以生產農作物為主,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獲利的工業用地為規劃目的,其結果造成生物原棲地的消失或急劇的萎縮,甚至因為工業的發展帶來的副作用-「污染」,也大大的威脅到許多生物的生長棲地,造成生物的滅亡或數量大為減少。所以,研究台灣大蟋蟀的生態習性與棲地特性,將有助於重造體驗大自然樂趣的機會。除此,野生生物存在的數量與多樣性就是生態環境的指標(林,2004),更是我們在追求改善環境、重視生態的目標下,尋回過去我們所熟悉最自然的事物。是以,本文對於能提供多種植物與多種水文條件的鷺鷥湖集水區視為優良試地。歸納之,本研究的目的有四如下: (1) 台灣大蟋蟀棲地選擇對於距離淡水源有何差異反應? (2) 台灣大蟋蟀棲地選擇對於離水位相對高程有何差異反應? (3) 台灣大蟋蟀與樹種多樣性的關係為何? (4) 試地調查資料對森林公園營造、管理有何回饋價值? 二、前人研究 臺灣大蟋蟀在動物的分類學上屬於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分布在中國、台灣、菲律賓、印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等副熱帶和熱帶地區如圖1(梁,2010),在臺灣則主要分佈在北回歸線以南,苗栗是其分佈的北界。臺灣大蟋蟀雄蟲體長32到45公釐;身體黃褐色,也是蟋蟀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如圖2。前足脛節端刺粗短稍扁,雌蟲產卵管短。胸及前翅則為黑褐色,觸角鞭狀,身體背面中央具一縱溝,後足發達。臺灣大蟋蟀據楊正澤教授(1997) 調查南投樣區發現,每年約在11月至第二年1月孵化之若蟲鑽出土表,分築巢穴,且在第一作者(2010)飼養的台灣大蟋蟀在9月初(98年)等例出土,其身長大小約3公釐(圖3 )。若蟲期約200~270天,早者在5月底起陸續成熟羽化為成蟲。雌雄在地道中交配後,雌蟲將卵產於隧道中,五週後即可出土,每年6-9月為產卵期,每一雌蟲約產150~200粒,卵產在洞中,卵期近30天。Brown(Brown, 1969)認為涉及尋找食物(feeding)、交配(mating)、與營巢(nesting)諸需求,會發展出攻擊或威脅入侵者或者主權宣告(proclamation)舉動即是領域行為(territorial behavior),當這些舉動有效範圍內該物種維持一定的數量。是以台灣大蟋蟀分布及其數量逐成為重要議題。 第一作者親往泰國清邁調查,發現泰國與印度的台灣大蟋蟀在當地的俗名分別為短尾蟋蟀(short-tailed cricket)( Raksakantong, et al., 2010 )與褐色大蟋蟀(brown big cricket)( Hill, 1983),其成熟期卻是8月到10月,顯然與台灣大蟋蟀深受台灣大環境影響有所差異,生育期大為不同。台灣大蟋蟀成蟲死期資訊,僅有白露(李,2009)一說,其他地區均無文獻指明。 對臺灣大蟋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