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童谣词汇特征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语童谣词汇特征剖析

粤语童谣词汇特征剖析   摘 要:粤语童谣是传承与传播岭南文化的载体。本研究以大量粤语童谣文本为研究素材,着重分析其中名词与动词的使用特征,从而探究?语童谣的用于特征。研究发现,(1)粤语童谣的用词符合幼童的认知特点,简洁直观;(2)童谣用语的目的性明显,使童谣的传诵具有安抚功能,或教育意义。   关键词:粤语童谣;名词;动词;后缀   一、引言   粤语童谣是向婴幼儿吟唱,伴随儿童成长的一种歌谣,口耳相传,以粤语方言为载体,依据婴幼儿的认知接受能力,语句简明易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创作粤语童谣的过程中,“词”是“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朱德熙 1982:11),即词可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黄柏荣、廖序东 2007:218)。由于经济发展与移民的带动,粤语作为岭南地区的一种方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中国方言;粤语童谣,以粤语为创作与传诵的语言,作为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岭南民族传统的习俗与精神,然而,针对粤语童谣的研究相当欠缺,本文将对粤语童谣的用词进行梳理,从而为传承粤语童谣文化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二、语童谣词汇特征   鉴于粤语童谣传诵对象的特殊性,其用词多为简单的实词,不宜出现过多的修饰词。因此,本研究将着重分析粤语童谣实词中名词与动词的使用,从而探究粤语童谣的用词特征。   (一)名词   多位粤语研究学者对粤语的名词的涵盖范围进行了说明。张洪年(2007)认为,名词、姓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各为一个词类,朱德熙认为粤语名词包括姓名词,但应与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同为不同的词类。高华年、李新魁、徐芷仪等则把姓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都全归为名词。本研究将采纳较多学者所指出的名词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专属于粤语童谣的名词分类。   1.表示时间的词   在粤语童谣中有不少表示时间观念的名词。从所列出的童谣可看出,部分词汇如“清早”、“日光日白”、“早早”等,表示的是自然的时间点;部分用词如“二更”、“年卅晚”等,所指的依然是自然的时间,但所用的表达方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记时方式,一个晚上分为五更,大致时间段分别为19点至21点、21点至23点、23点至凌晨1点、1点至3点、3点至5点。粤语童谣中所出现的时间词,一方面,为童谣的内容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条件,另一方面,在让孩童从小养成时间意识的同时,了解粤语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   童谣节选1 摘自《鸡公仔,尾弯弯》   ... ...   清早起床翻学去,   执齐??书本呀上学堂。   童谣节选2摘自《日光日白,偷人萝卜》   日光日白,偷人萝卜。   ... ...   童谣节选3摘自《三更灯火五更鸡》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用功时。   ... ...   童谣节选4摘自《月光光,照地堂》   ... ...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   阿爷睇牛?谏仙礁卩?... ...   ... ...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 ...   童谣节选5摘自《鸡公仔,尾弯弯》   ... ...   早早起身都话晏,   眼泪唔干入下间。   ... ...   童谣节选6摘自《五更鼓》   初更鼓,响叮当,   ... ...   二更鼓,响叮当,   ... ...   三更鼓,响叮当,   ... ...   四更鼓,响叮当,   ... ...   五更鼓,响叮当,   ... ...   2.指示人物的词   通读粤语童谣,不难发现,童谣内容所涉及的人物均为孩童成长环境中所熟知和了解的。《排排坐,食粉果》中的“姑婆”与“二叔婆”均为儿童的亲戚。《??胱?,菊花园》与《我有几蚊鸡》中的“阿妈”以及《落雨大,水浸街》中的“阿哥”与“阿嫂”,都在对人的称呼前附加了前缀“阿”,显示了所指向的人物与读者或听者的关系较为亲密;《阿四》中的“阿四”则是体现了旧时西关富家千金小姐对佣人态度的随意性。从此也可看出,部分童谣以孩童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创作,以孩童的认知来解读其身边的人和事。根据童谣的抚慰功能,部分童谣的创作寄托了成人对孩童的期望,投其所好,则选用孩童所能听懂并接受的用语。《打掌仔》中的“苏虾仔”、《月光光,照地堂》中的“虾仔”、《嗳姑乖,嗳姑大》中的“嗳姑”,都是对幼儿的称呼。“苏虾”通“臊虾”,由于新生儿有乳臭,且肤色红似熟虾,因此,故有“苏虾”表婴幼儿的说法,而“仔”则是名词的后缀,表小巧之意。   在探析粤语童谣所涉及的人物,我们需要考虑童谣的创作目的以及童谣接收者的认知能力。游戏类和部分习俗类童谣,人物的名称均以儿童的口吻来表达;摇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