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十二)(含解析)新人教版.docVIP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十二)(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十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PAGE PAGE 6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2) 李仕才 一、古诗词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岑 参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回家探望家人的诗歌,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回家乡省亲。 B.“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 C.“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一句中的“骢马”一词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侍御史”的官职。 D.“霜台”即“御史台”,正与诗题暗相呼应。不称“御史台”而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E.“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了樊侍御史的家人对儿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高兴之情。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   【参考答案】 1.BC [B项诗中并非亲人询问,而是诗人。C项“骢马”一词应该是借代的手法。] 2.(1)颈联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江风”牵引着“驿舫”前行,“海雁”催促着诗人早寄家书,使“江风”“海雁”人格化,颇有情味;(2)又使用了借物抒怀(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华美的“驿舫”、浩荡怡人的“江风”以及殷勤传书的“海雁”抒情达意,含蓄委婉而又形象生动;(3)表现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之情。 【作者: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父植,仕至晋州刺史。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 天宝三载,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游,同登慈恩寺塔,有诗唱和。十三载,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元载,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岁晚东归。二载,以杜甫等五人荐举,入为右补阙。乾元二年,改起居舍人,旋出为虢州长史。宝应元年,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广德元年,入为祠部员外郎,改考功员外郎,转虞部、库部郎中。永泰元年,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半途折回。大历元年,以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参其幕。二年,赴嘉州刺史任。世称岑嘉州。三年,罢官东归,寓居成都,四年末或五年初,卒于旅舍。 参博览史籍,工于缀文,诗调清尚,又“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故其描绘边塞风光之作,如《白雪歌》《热海行》《走马川行》等最为脍炙人口。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人称“高岑”。其放情山水之作,亦“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唐才子传》)。殷璠评其诗曰:“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诗评》)近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附《岑参年谱》)。生平事迹见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三。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证》。 二、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选自方孝孺《医原》) (1)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领会并体现效果的,本来就有不能用言语传授的,书本怎么能完全穷尽那意思呢? (2)疾病自己说不了话,因用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