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变态反应药 ppt课件培训讲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变态反应药 ppt课件培训讲学.ppt

抗变态反应药物 2. 平滑肌 激动H1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引起呼吸困难,哮喘患者尤其敏感。此外,还兴奋胃肠平滑肌,导致痉挛性腹痛等,对于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有种属差别,豚鼠子宫收缩,大鼠子宫舒张,人体子宫不敏感。 3.腺体 激动胃壁细胞H2受体,增加胃酸分泌,还使胃蛋白分泌增加,对唾液腺和支气管腺的分泌作用较弱。 4. 神精系统 组胺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痛和痒的感觉;激动中枢神经H1受体引起中枢兴奋,易化学习记忆过程。小剂量组胺皮下注射扩张毛细血管出现红斑,随后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在红斑的位置形成丘疹,最后因轴索反应使小动脉舒张而出现红晕,即所谓三联反应。对于局部神精受损者,如麻风病患者皮内注射组胺不产生三联反应,可作为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花粉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 用于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为抗变态反应药物,又称抗过敏药物。包括: 1.抗组胺药 主要是组胺H1受体阻断剂,其他尚有组胺酸脱羧酶抑制剂。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组胺及其他过敏反应介质(如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的释放,产生抗过敏效应,如色甘酸钠、黄芩苷等。 3.其他抗变态反应药 包括钙盐,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脱敏制剂,如粉尘螨注射液、泼尼松等。 本章主要介绍H1受体阻断剂、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剂 一、概述 H1受体阻断剂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过敏反应。第一代H1受体阻断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等,多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成为抗过敏治疗时的副作用。第二代H1受体阻断剂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斯咪唑等,由于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没有中枢镇静作用。 药理作用 H1受体阻断作用 对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均有阻断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限性水肿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对H2受体兴奋所致胃酸分泌有影响。 中枢作用 多数第一代H1受体阻断剂,因阻断中枢的H1受体,阻断组胺的觉醒反应,产生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强度因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品种而异,以异丙嗪、苯海拉明作用最强,氯本那敏较弱。第二代H1受体阻断剂的中枢作用较弱或几乎无中枢镇静作用。 抗胆碱作用 中枢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镇静、镇吐作用与抑制延髓化学催吐感受区有关。抗晕动病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前庭兴奋和抑制迷路冲动有关。外周抗胆碱作用可引起阿托品样作用。第二代H1受体阻断剂的抗胆碱作用很弱或没有。 其他作用 本类药物尚有微弱的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和局麻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1)变态反应性疾病:对由组胺引起的荨麻疹、花粉症和过敏性鼻炎等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效果好。对昆虫咬伤一起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药疹和接触性皮炎有止痒效果。对过敏性休克无效。(2)晕动病和呕吐:对晕动病、妊娠呕吐及放射病所致呕吐有效。防晕动病应在乘车、船前15~30分钟服用。(3)镇静、催眠:异丙嗪、苯海拉明有明显中枢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 不良反应:常见头晕、嗜睡、乏力,还可以引起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等,其他还有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局部外敷可致接触性皮炎。偶见兴奋失眠、烦躁不安。 临床常用药物 ——氯苯那敏 1.药理作用:(1)抗阻胺作用:通过阻断H1受体发挥抗过敏作用。(2)抗M胆碱受体作用。(3)中枢抑制作用。其特点是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较小,不良反应少。 2.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及食物过敏等。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治疗感冒。 3.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mg,一日3次:肌内注射,一次5~20mg。 4.不良反应:可见胸闷、咽喉痛、疲劳、虚弱感、心悸或皮肤瘀斑、出血倾向,但很少见。 异丙嗪 药理作用:本药为组胺H1受体阻断剂。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对皮层下中枢亦有广泛的抑制,可产生镇吐体温下降等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胆碱、抗5—羟色胺及局麻作用。能增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晕动症、妊娠、麻醉、和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与氨茶碱合用治疗哮喘;与氯丙嗪、哌替啶配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亦可用于镇静、催眠或感冒、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5~25mg,一日1~3次。机内或静脉注射:一次25~50mg。 不良反应:常见困倦、嗜睡、口干、皮炎、胃肠道刺激症状等:偶见粒细胞减少、黄疸、锥体外系反应。过量可致幻觉、惊厥、昏睡及昏迷等。口服及外用可致光敏性皮炎。 赛庚啶 药理作用:具有抗阻胺及抗胆碱作用。其H1受体阻断作用较氯苯那敏、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