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pdfVIP

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说史的总体中进行分析。在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后,本 文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 1.3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点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体现在以下三点上。第一,本文对中国出13商品的比较优 势做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并用中国的数据来检验比较优势理论。第二,在对中国 比较优势进行实证检验时,本文采用了RCA指数和NTR指数两项指标进行详细 的对照分析,这在同类分析中是少有的。第三,在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回顾时, 埘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本文都力图分析原人是如何阐述该理论 的,并引入了后人对浚理论的拓展以及实证检验情况。 1.4文献综述 1.4.1比较优势理论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剥优势理论,形 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成熟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如 杨小凯和张永生(2000)认为比较优势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以亚当·斯密 为代表的一般比较利益说,第二个版本是以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利益说, 第三个版本是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家丌始用数据来检验比较优势理论。这方面产生 了许多的文献和争论。其中以里昂惕夫悖论及其解释最为有名。实证的数据没有 完全否定或支持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实证检验降低 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曾经有过的统治地位,但经济学家仍可以把赫克歇尔一 一俄林定理作为一个解释国际贸易的工具(甘道尔夫,Gandolfo.1994) 计算公式,它所揭示的是商品流通领域的相对优势而非生产领域的相对优势。虽 然巴拉萨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只是间接而非直接度量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 产阶段中要素投入比例的数据很难获得,而贸易过程中的数据却较容易得到,因 此在做实证分析时,人们普遍采用巴拉萨的计算公式。 巴拉萨(Balassa,1981)提出了阶段比较优势论。他预期各国进出口商品结 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生产要素积累的状况而改变。比较优势呈现出动念演变的过 程: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出口,能够取代已发展至更高阶段的国家原来的出口。 在阶段式发展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超各自的新兴产 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 后国家就能蟛利用各翻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段。 1.4.2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或果驳爱对中国}t较优势的研究情况 的要素裹峨比较优势遐沦进行了实证榆验。结果表明,尽管1987年以前中国是 一个完全酶计矧经济,但是“显示中潮出口行为”表懿中国静矫贸出搿基本辛孑合 赫克歇尔一饿林的理论。中国向发达豳家出口初级产品和纺织品,同时从发达国 家遂强疑藏、运输疆备等睾l成晶。朱涎还指出,改革开救对中国姊贸出口器经济 发展超到或将起到促进作用,使得经济结构惑于合理,基于比较优势之上的生产 窝羚燹窭蜀交褥更奏效率。 行了分援,并与蠢本、“耍溯滔小葱”帮“东密耍霾灏”送嚣了对比。臻兹豹研 究发现,中国除了在慕些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以外。在许多劳动密集 型产茹主都其有比较优势。弱兹据密,尽管没蠢迹象袭稿中毯麴显示魄较缆势结 构向半资本密集型产潞转移,但迹象表明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越来越集中于劳动 密集黧产品。 林毅夫(1999)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拓展到经济发展中。他认为产业 结构秘技术结构总俸求平款舞级国然黧要,毽它们都是经{骞发屣过程中瘫堂熬变 量。换旬话说,是一个经济中臻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槊。要素浆赋结构是指~个 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麴耀辩份额。农任蜒嚣家帮地嚣戆发鼹豹早期羚 段,要索禀赋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鬣缺乏。在此要素禀赋条件下,为了推行资 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爆的战略,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员斜她配置爨少 数几个产业上,其他产业则将褥不到最起码的资本。缩果,所扶持的产业,固然 在扭蛀价格和围家保护政策下可以成长起来,傻在保护下必然缺乏竞争力。受压 抑的产业因为得不到砖够的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因而,整个经济缺 乏竞争力,综合固力的提高只能落空。丽且,违背比较优势职形成的嗡形产业结 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形成矛盾,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 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她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娥模的人啜 处于贫困之中。 因此发展中国家成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电于生产过 程中使用较多廉价的势动力,节约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采说成本就比较低, 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