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效应(精品·公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 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第十二章CMOS电路的闩锁效应 (Latch-up Effect) NPNP可控硅的工作特性 可控硅的特性曲线 CMOS电路的闩锁效应 CMOS电路闩锁效应是在异常工作条件下, 引发的 CMOS 电路 中的寄生晶体管进入 的一种异常状态。 CMOS电路受激发发生闩锁效应时,电 路的 VDD 与VSS 间呈低阻状态,类似可控硅器件的特性。因而闩锁效应也成为可控硅效应。 闩锁效应分类 如激发源去除后,电路仍保持低阻状 态,这种闩锁称为 自持的闩锁效应。如 激发源去除后,电 路返回原来的高阻 状态,则称为非自 持的闩锁效应。 闩锁效应的危害 进入低阻状态后,若外电路不能限制器件中电流的大小,可能有过量的电流流过电路,引起器件局部过热,发生金属化熔化或烧断,致使P-N 结漏电流增加 或短路, 造成电路 失效。 CMOS电路中的寄生三极管 闩锁效应是一种寄生三极管效应。 CMOS电路中的各个P、N型区可组成若干个寄生 双极型三极管,组成四层的PNPN结构。 也可看作PNP三极管和 NPN三极管相互连接。 闩锁效应发生的机理 由一个 PNP三极管 及一个 NPN 三极管 相串接的 PNPN 四 层结构。在加 VDD 后,J1,J3 两个P-N 结处于正向偏置,J2 处 于反向偏置。 Ic1 = ? II + ICO1 Ic2 = ?2 I + ICO2 I = Ic1 + Ic2 由上两式得 I =(?1 + ?2 ) I + ICO1 + ICO2 I = (ICO1 + ICO2)/[1- (?1 + ?2 ) ] 当(?1 + ?2 ) =1,电 路 总 电 流 I ?? CMOS闩锁电路模型 CMOS闩锁电路模型 发生闩锁效应的条件 发生闩锁效应的条件是 ? ? 1+ ? 2? 1, 若用三极管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 来表 示, 则为 ?1 ?2 ? 1 ?这表明当两个寄生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达到一定值时,电流的增加会不受到限制, 这时就发生CMOS 电路的闩锁效应。 发生闩锁效应的条件 考虑了存在衬底电阻RS 和阱电阻 RW时,发生闩锁效应的临界条件是: ?NPN ? PNP ? 1+[1+? PNP)(IRSub +(IRW/?PNP )] / [1-IRSub- IRW(1+(1/ ? PNP))] 式中 IRSub 为流过衬底电阻的电流,IRW 为流过阱电阻的电流。 发生闩锁效应的条件 CMOS 电路发生闩锁效要满足以下四个条 件: 电路能够进行开关转换,相关的PNPN结构回 路增益必须大于1; 寄生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处于正向偏 置。最初仅一个晶体管处于正偏,当电流注 入后,引起另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处 于正向偏置; 3.电流的电源能够提供足够高的电压,其数值大于或等于维持电压 ; 4.?触发源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器件进入闩 锁状态。 CMOS电路闩锁效应的触发方式 1.? 输入节点的上冲/下冲; 2.??输出节点的上冲/下冲; 3. N 阱 的 雪 崩 击 穿; 4.??从N阱到外部N形扩散区的穿通; 5. 衬底到内部P 扩散区的穿通; 6.?寄生场区器件(寄生场效应管由N阱和离N 阱很近的N+扩散区的场区形成)的穿通; 7. 光电流-辐射; 8. 源-漏结雪崩击穿; 9. 位移电流。 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 减小电流放大系数 增加扩散区的间距 增加阱的深度 采用保护环结构 减小寄生电阻 采用外延衬底 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 工艺技术措施 A. 减小材料的少数载流子寿命 如采用金扩散, B. 建立基区的减速场 建立基区减速场的 一个方法是在P 阱下面加一个P+埋层,自建电场和脉冲外扩散减速场,可使纵向PNPN的电流增益减小了两个数量级。 C. 采用肖特基势垒源-漏极 它与扩散源-漏 极相比,它的发射极注入效率要小得多。 防止闩锁效应的措施 设计方面的措施: 1。采用保护结构 保护结构有:少数载流子保护 结构和多数载流子保护结构。 少数载流子保护结构(通常称为保护环〕是用 来提前收集会引起闩锁的注入的少数载流子。它可以是受反向偏置的源-漏极扩散区或是另 加的阱扩散区。 测量表明,注入P 衬底的电子,只有百分之几 能从包围寄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