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课件庭中有奇树.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庭中有奇树

(1)庭中有奇樹 題解 認識作者 課文講讀 形式探究 課文欣賞 題解-庭中有奇樹 本詩選自昭明文選。為漢代 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古詩十九首每首都沒有題目,後人就以每首詩的第一句為題。 本詩作者藉著庭院中珍奇的樹木開花,抒發對遠方親友的懷念之情。 認識作者-庭中有奇樹 佚名。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在南朝 梁 蕭統編的昭明文選中,因為作者姓名失傳,寫作年代無法確定,所以總題為「古詩」。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歷來眾說紛紜,但一般都認為是東漢末年一些失意文人所作。它的內容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不安,形式皆為五言體,是早期的五言詩代表作。 課文講讀 庭中有奇樹, 綠葉發華滋(1) 。 攀條折其榮(2) , 將以遺所思(3) 。 馨香盈懷袖(4) , 路遠莫致(5)之。 此物何足貴(6) ? 但感別經時(7) 。 庭中有奇樹(語譯) 庭院中有一棵珍奇的樹木,綠葉間正綻放著繁盛的花,攀低枝條折下它的花,準備把花贈送給所思念的人。花的芳香充滿胸懷、衣袖,可是路途遙遠無法送達。這花有什麼值得珍貴的呢?只是覺得分別已經很久了。 注釋(1)發華滋 花開得很茂盛。華,音 ,「花」的古字。滋,茂盛的樣子。 注釋(2)攀條折其榮 攀低枝條折下它的花。榮,花。 注釋(3)將以遺所思 將用來贈送給所思念的人。以,用來。遺,音 ,贈送。 注釋(4)馨香盈懷袖 芳香充滿胸懷、衣袖。馨,音 ,遠播的香氣。 注釋(5)致 送達。 注釋(6)貴 珍貴。 注釋(7)但感別經時 只是覺得分別已經很久了。經時,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 課文欣賞(一)    本詩開頭四句從奇樹開滿繁花引出折花的人,並且由折花的動作,寫到作者的心理。這樣一路寫來,顯得平順有序。五、六句寫花香充滿胸懷、衣袖,卻因路遠而無法送達。這個衝突點是詩中的高潮,也是本詩感情的基礎。作者用「盈」字將人和花作密切的融合,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執花在手痴痴久立,任它香滿胸懷、衣袖而無可奈何的景象,它把作者折花之後的憂愁傳達得出神入化。 課文欣賞(二)    前面美好的願望因「路遠」而落空之後,作者在結尾說:這花有什麼值得珍貴的呢?只是覺得分別已經很久了。前面的句子都在寫奇樹開花的珍貴,而最後卻說它「何足貴」,經過這層轉折變化,詩的境界便襯托出來了。奇樹所開的花原本很珍貴,可是不能送到思念的人的手中,再珍貴又有何用?花,除了讓他感受到時間流逝、青春難再,而增添許多痛苦之外,又有何意義呢? 課文欣賞(三) 作者以精簡的文字,選擇庭樹花開、攀條折榮等生活細節,極為深刻的將心情表現出來,可謂紙短情長,自然生動。 題解-慈烏夜啼 本詩選自白居易集。慈烏,烏鴉的一種,古人傳說牠知道反哺,故稱為慈烏。作者藉慈烏想念母親而夜夜啼叫的情景,說明母愛的偉大,並奉勸世人實踐孝道。 認識作者-慈烏夜啼 白居易,字樂天,唐 華州 下邽(今陝西省 渭南市,邽,音 )人。生於代宗 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卒於武宗 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七十五。 認識作者-慈烏夜啼    白居易自幼聰明,讀書勤勉。考上進士後,本想有一番作為,經常上書批評朝政,因而得罪權貴。憲宗時被貶為江州(今江西省 九江市)司馬,從此轉變為獨善其身。晚年定居洛陽,與香山寺僧侶往來,自號香山居士。 認識作者-慈烏夜啼    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內容重在社會寫實,能反映民間的疾苦。是中唐著名的詩人,和元稹(音 )並稱「元 白」 。後人編有白居易集。 趣事軼聞 (1) 嬰兒時期能分辨「之」、「無」 白居易生下來六、七個月,還不會講話,就能辨認「之」、「無」二字,奶媽抱著他站在屏風下,讓他辨認,他都能指出無誤,而且百試不差。 因此後世說文盲、不識字為「不識之無」,只讀一些書,認得一些字,為「略識之無」或「粗識之無」。 趣事軼聞 (2) 喝水有罪 白居易的母親因看花失足墜井而死。後來,有人為了打擊白居易,就在朝廷誹謗他說:白居易忘記母親的死因,竟然作賞花、新井詩,實在不孝。因此,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穆宗 李恆曾在柱上題道:「這人一生怎能喝水?」(按:白居易的母親墜井溺斃,按照政敵攻擊他的理由,白居易恐怕連喝水都會有罪。皇帝是頗同情白居易的。) 趣事軼聞 (3)作詩老嫗皆解 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說給一個老太婆聽,問她說:「了解嗎?」老太婆說了解,就把詩寫下來。如果不了解,則修改到了解為止。所以他的詩很通俗,連老太婆都可以了解。 趣事軼聞 (4)轉世為李商隱的兒子 白居易晚年,非常喜愛李商隱的詩文,曾對他說:「我死後,能轉世做你的兒子,就心滿意足啦!」白居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