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考试试题题库
PAGE
PAGE 1
《建设低碳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共知识讲座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迅速由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为以消费为主的城市。
3、低碳经济意味着一系列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和政策创新,这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4、就一般规律而言,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
5、全球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革命。1929年的经济危机,推动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6、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类型。
7、森林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
8、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9、生态城市是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
10、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日常行为和消费方式中,实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从节约能源、资源和回收等环节改变生活细节。
二、单选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世界银行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亿吨。
A.300 B.145 C.80 D.75
2、20世纪以来的10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 )ppm。
A.120 B.100 C. 75 D.45
3、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以( )为主。
A.石油 B.天然气 C. 煤炭 D.太阳能
4、2007年,北京交通运输用能已经占到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的( )。
20% B.25% C. 29% D.35%
5、首都经济是以( )为主体的服务经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能源产业
6、( )年,北京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A.2001 B.1999 C.1997 D.1994
7、从2004年开始,北京市消费率首次超过投资率。这充分说明,北京市经济增长已经逐渐转变为以( )为主的发展模式。
A.自由发展 B.出口拉动 C.消费拉动 D.投资拉动
8、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 ),呼吁各国实施绿色新政,大规模投入新能源产业,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A.《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 B.《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京都议定书》
9、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ppm。
A.379 B.419 C. 437 D.489
10、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强度在( )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11、2006-2009年,北京市以年均( )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1.65%的经济增长。
A.4.47% B.5.98% C.6.19% D.7.01%
12、2009年,北京市万元GDP能耗降至( )吨标准煤。
A.0.801 B.0.734 C.0.607 D.0.548
13、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左右。
A.25% B.20% C. 15% D.10%
14、碳排放降低技术是指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目的的技术,主要包括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
A.天然气发电技术 B.风力发电技术 C.生物质燃料技术 D.化石燃料发电技术
15、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放在( )方面。
A.清洁能源技术 B.超燃烧系统技术 C. 碳排放处理技术 D.节能型半导体技术
16、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
A.30.5 B.24.6 C.18.4 D.13.9
17、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留存时间为( )年左右。
A.200 B.100 C.50 D.10
18、( )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环境交易所。
A.上海环境交易所 B.北京环境交易所 C.深圳环境交易所 D.中国环境交易所
19、北京环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