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9》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态(表)? 果实(里)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好处: 杜牧写作这首诗的意图是什么? * *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南 州 六 月 荔 枝 丹 (地点) (时间) (对象) (特征) 说明文(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 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教师、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快速阅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每段用2—4个字来概括内容。 整 体 把 握 荔枝(01) 外壳(02) 颜色(03) 形状(04) 大小(05) 薄膜(06) 果肉(07) 贮藏(08) 果核(09) 果花(10) 花蜜(11) 产地(12 ) 书谱(13 ) 习性(14 ) 建议(15) 外壳(02) 颜色(03) 形状(04) 大小(05) 薄膜(06) 果肉(07) 贮藏(08) 果核(09) 果花(10) 花蜜(11) 1、请概括哪些段落具体写了荔枝的什么? 形态特征 外壳(02) 颜色(03) 形状(04) 大小(05) 2、能不能将2-11段内容再细分,分成几部分?请将内容再加以概括。 果花(10) 花蜜(11)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3、前后两块写了什么内容?试加以概括。 引出话题 生产情况 南州六月荔枝丹 4、简单探讨一下文章大的说明顺序? 外 内 主 次 全文结构图 说明顺序 古 今 总结1:常见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 说明 二.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三.事理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 上——下 外——内 远——近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特征——功用 外壳: 粗糙 有龟裂片 颜色: 深红或紫色等 果形: 心脏形 圆形 卵圆形 大小: 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膜: 白色薄膜 肉: 白色半透明 甜微酸 核: 长圆、光滑、 棕褐色 无核荔枝 荔 枝 花 花: 二、四月 绿白色,淡黄色 1、请勾画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关于荔枝的描述性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缺点是什么? 【质疑探究】: 1、诗文连用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肉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液的香甜。 2、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文字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 白居易的描述有对有错 壳 如 红 缯—— 膜 如 紫 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 不好(粗糙) 不好(误作) 完全正确 基本正确 缺点:文句虽生动优美,但却不够准确 2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1.用果树学的术语,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下定义 打比方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引用 总结: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可以使说明更准确,体现科学性 打比方,引用可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体现文学性 总结2: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有以下七种,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分类别 下定义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