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类病变突变体的生理及遗传分析-发育生物学专业论文
独 创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 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1 植物免疫机制 1
1.1 植物超敏反应 1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 1
2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研究进展 2
2.1 各种常见的植物类病变突变体 2
2.1.1 拟南芥 lsd 和 acd 突变体 3
2.1.2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 3
大麦 mlo 突变体 4
玉米 les 及 lls 突变体 4
大豆 dlm 突变体 4
2.2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发生机制 5
2.2.1 由于 PCD 失控造成的病变 5
2.2.2 由于正常代谢途径失调造成的病变 7
2.2.3 活性氧中间产物在坏死中的作用 7
2.3 外界环境的影响 10
2.4 植物激素的作用 10
3 卤代甲烷转移酶研究进展 11
3.1 卤代甲烷(CH3X)对环境的影响 11
3.2 卤代甲烷(CH3X)的生物发生机制 12
3.3 克隆获得卤代甲烷甲基转移酶基因 12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14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4
1.1 实验材料 14
1.2 试剂 14
1.3 主要仪器设备 16
1.4 所用软件 16
2 实验方法 16
2.1 基本分子实验 16
2.2 基本生理实验 20
2.3 基因枪法转化大豆胚尖 22
3 实验结果 23
3.1 大豆类病变突变体生理及遗传分析 23
3.1.1 类病变突变体生理分析 24
3.1.2 遗传分析 34
3.1.3 讨论 34
3.1.4 后续工作 35
3.2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 35
i
3.2.1 获得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 36
3.2.2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的分子鉴定 36
3.2.3 小结 38
3.2.4 后续工作 38
附录 41
参考文献 4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47
致谢 48
大豆类病变突变体的生理及遗传分析
中文摘要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抵御病原菌的侵染,植物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复杂的防御 机制,其中最为有效的是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即在受病原菌侵染 时,受侵染处及其周围的细胞快速凋亡,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坏死斑来抑制病原菌的进一步 扩散,称为过敏性反应。
而在没有病原菌侵染或明显损伤、逆境胁迫时,一些植物能自发形成坏死斑,症状与 受病原菌侵染后形成的坏死斑非常相似,被称为类病变突变体。类病斑的形成可能是由多 种原因造成的,如程序性细胞死亡、植物正常代谢途径失调如鞘脂类物质、叶绿素代谢失 调等都可生成类病斑。
另外,很大一部分类病变突变体中类病斑的形成与细胞中活性氧的积累有关。活性氧
是一类具有较高化学活性的氧代谢物,主要有超氧阴离子(O2
-) 、过氧化氢(H O ) 和羟
2 2基自由基(OH-)。低浓度的活性氧能引起植物的防御反应,而高浓度的活性氧则能引起植 物细胞的死亡。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非酶促抗氧化物主要 有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维生素 E、类黄酮类等,
2 2
本实验对用 γ 射线诱变“菏豆 12”获得的一个大豆类病变突变体进行了生理和遗传 的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 该突变体在真叶展开后开始整株黄化,首先在真叶上出现黄褐色斑,并不断扩大 最终导致植株死亡。突变体较野生型明显矮小瘦弱,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均明显低于 野生型。
2 Trypan Blue 染色结果表明病斑处细胞死亡,同时半定量 RT-PCR 结果表明 PR1、 PR4、PR10 等病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网络议政及其伦理秩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及其导控策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2025年酒柜合作协议书.docx
- 富裕注塑制模(东莞)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参.docx
- 2025-2030中国月桂酸异丙酯(IPL)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传媒广告合作协议书.docx
- 城市轨道交通知识测试含限界故障救援等内容试卷.docx
- 2025-2030中国月桂酸异丙酯市场前景调研及未来投资方向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月桂酸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美团骑手送餐规范与转单等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一套.docx
- 2025年中、小型机场气象观测系统项目发展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