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监测办法
PAGE 1
PAGE 12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
森林害鼠(鼠兔)监测、预报办法(试行)
森林鼠(鼠兔)害是我国森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年均发生面积约占森林病虫鼠害总面积的1/8。依据其对林木的危害部位,可大致分为危害根系的地下鼠,主要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psilurus)、 高原鼢鼠(M.baileyi)等;危害枝干的地上鼠,主要有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 )、红背鼠平(C. ruthlus )、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东方田鼠(M. fortis)、布氏田鼠(M.brandti)、根田鼠(M. Oeconomus)、社田鼠(M. socialis)、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子午沙鼠(Merious meridianus)、和柽柳沙鼠(M.tamariscinus);此外,还有兔形目的鼠兔,主要有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达乌耳鼠兔(O. daurica)、甘肃鼠兔(O. cansus)、藏鼠兔(O. thibetana)和托氏鼠兔(O. thomasi)。
为全面系统实施森林害鼠(鼠兔)的害情监测,有效指导生产防治,特制定本办法。
鼠情调查
1.1调查时间:根据害鼠的活动习性,在春季和秋季分别调查。
1.1.1地下鼠:于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3-5月份)和秋季鼢鼠储粮期(9-10月份)各调查一次。
1.1.2地上鼠:鼠平鼠于每年4月和9月各调查1次;田鼠(鼠兔)于4月下旬—5月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下旬各调查1次;绒鼠于2—3月和7—8月各调查1次;沙鼠在4月和10月各调查1次。
1.2设立标准地:在中心测报点的覆盖范围内,选择鼠害的常灾区和偶灾区,在踏查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选设面积为1公顷的标准地20—30块。(沙鼠为5—10块)将标准地各因子填入表1。
1.3害鼠(鼠兔)密度调查
1.3.1地下鼠:一般采取土丘系数法和切洞堵洞法。
1.3.1.1土丘系数法: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1公顷的辅助标准地,统计标准地内的新土丘数。根据土丘挖开洞道,间隔2昼夜进行检查,凡封洞者即为有效洞。在有效洞布箭,弓箭(地箭)与洞口的距离为切开的洞口直径的2倍。一昼夜检查一次,及时重设弓箭(地箭),连续捕杀2昼夜。然后统计捕获的鼢鼠数量和鼠种,计算出土丘系数和捕获率。填写表2和表3。根据下式计算土丘系数:
土丘系数=实捕鼢鼠数/土丘数
然后在各种立地类型标准地内分别统计土丘数,乘以土丘系数,则为鼢鼠的相对数量。
鼢鼠密度(只/公顷)=标准地内鼢鼠数/标准地面积。
捕获率计算公式如下:
p=[n/(N×H)]×100%
p—捕获率;n—捕获的鼢鼠数;N—设置弓箭数;H—捕鼠昼夜数
捕获率可作为鼢鼠密度的相对指标。
1.3.1.2切洞堵洞法:在土丘不明显的情况下,利用鼢鼠的堵洞习性采取切洞堵洞法进行调查。具体方法是: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辅助标准地,对怀疑有鼢鼠活动的洞道开切洞口100个(根据甘肃省的调查经验,每亩切开6-7个洞口,不包括废弃洞,不足100个者按实际切洞数计算),在切洞一昼夜后调查堵洞数,凡堵洞者即为有效洞口。然后采取弓箭(地箭)射杀和挖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鼢鼠全面捕尽,以实捕鼢鼠数与有效洞口数相比较,得出其相关系数。在固定标准地内以有效洞口数乘以相关系数即可得出鼠口密度。填写表4、表5。
1.3.2地上鼠
1.3.2.1鼠平鼠、田鼠、绒鼠、鼠兔:鼠平鼠、田鼠和绒鼠采用中号板铗,鼠兔采用中号或大号板铗。选择当地害鼠喜食的食料为食饵,一般鼠平鼠用炒熟的白瓜子;田鼠用新鲜的胡罗卜;绒鼠用玉米粒;鼠兔用黄豆。(注意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对同一鼠(鼠兔)种,板铗型号、食饵材料要统一)。
在每块标准地内,将100个鼠铗按铗距5米、行距20米的平行线、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顺势布放。鼠铗布放后,间隔24小时进行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48小时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有条件的地方,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捕获率,可将收铗时间延长至72小时,并间隔12小时检查一次)。逐日统计捕获害鼠的数量并分雌雄记载,将结果填入表7。在备注中注明是48小时还是72小时的捕获数。并计算捕获率。
捕获率=[捕获鼠数/(鼠铗数×2)] ×100% 或捕获率=[捕获鼠数/(鼠铗数×3)] ×100% 其中鼠铗数为实际收回的鼠铗数量。
1.3.2.2沙鼠:
在1公顷的辅助标准地内,设置100个10×15cm鼠铗。以新鲜胡萝卜为食饵,堵洞后在洞口附近布设鼠铗。统计堵洞数、有效洞数、百铗捕获数,计算百铗捕获率和鼠口密度,连续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