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镜中道教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铜镜中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是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发展而来的,祈求长生不老,成为神仙,是人类最早、最突出、最永久也是最普遍的愿望。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至道教产生的前夕,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这一理想虽不一定必属道教,但却成为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镜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极普及的生活日用品,自然也就对道家学说有所反应。道教对镜文化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神仙思想全面向镜的纹饰、铭文中渗透。从秦汉早期到明清之时,我国的铜镜中都充满着浓厚的神仙思想。其中不仅有大量的神仙形象图饰,而且有众多的铭文对此进行说明。      我国古代神仙思想远在战国时就已出现。秦汉之际众多的仙人神兽镜、飞仙镜表明在道教之前的人们就在以镜寄托现世幸福的愿望,装填长生不老的祈祷,铭刻向天上世界平安飞翔的理想。 汉代道教的形成使升仙思想有增无减,在汉代的四神镜、画像镜、规矩镜、神兽镜上多有羽人的形象。羽人即是汉人头脑中的仙人,他是道教形成期关于神仙世界的主观臆想,是道家所追求和宣传的超越时空和宇宙的能够长生不老的人,羽人的形象在汉镜上多有表现,也有把道士称为羽人、羽士的。《拾遗记》中就提到燕昭王梦有人衣服皆毛羽,因名羽人,梦中还问之上仙之术。如图(一)汉代羽人四神镜,四个身生毛羽,半人半兽的羽人跨骑在四神背上,表现了人们借助四神的力量企望升天成仙的理想。道教中的神仙吸取了道家的神人、至人的飞翔特点。另外,在汉镜中还出现了许多有名有姓的神仙,如王子乔、赤松子、黄帝、东王公、西王母、南极老人、伯牙、钟子期等,这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生登仙理想的大发展。镜纹中的王乔,乃周灵王太子。传说中的西王母不仅自己是神仙,长生不老,而且还掌有不死之药和长寿仙桃,《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载有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药而奔月的故事,而在传说中汉代东方朔还曾偷过她的长寿仙桃。因此她在汉代镜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人们把之铸于镜背,是希望她能帮助人们实现长生的愿望。为了配合西王母,人们又根据五行观念生出了与之相对应的阳神东王公。于是东王公与西王母成为了汉代镜中两位最尊之神,这在汉镜题材中反映极多。如图(二),汉代东王公西王母画像镜,镜中上下对置东王公、西王母,两侧皆有羽人服侍,左右两侧对置青龙、朱雀。即本于道教徒们希望借助当时两位最尊之神实现升仙得道的愿望。而对道家所追求的神仙世界反映更直接表达更具体的是四神镜、画像镜、神兽镜上那一段段长长的铭文。如“尚方做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礼泉”。这种铭文不仅仅告诉人们仙人的理想生活,而且也昭示了成为仙人的途径,官工尚方制作的铜镜中多有这类铭文,私人铸镜中也多有之。这说明汉代社会自上而下弥漫着浓厚的神仙观念。   在我国镜文化极为发达的隋唐时期,表露求仙信仰的镜显著增多。到了唐代,道教已经发展成熟,反映在铜镜上的神仙题材有:仙骑镜、飞仙镜、嫦娥奔月、真子飞霜、王子晋吹笙引凤等。汉时毛发披肩,身生毛羽,半人半兽状的羽人不见了,代之以博衣广袖,更具人的外在特征的仙人。这种形象上的变化,标志着神仙思想的进一步成熟和规范化。唐代的飞仙镜中,镜的最高处是仙山福地,下为人间,中为两飞仙;仙骑镜为二仙或四仙骑兽跨鹤,这如图(三)四仙骑镜,四仙人分别跨乘飞禽,神兽在天空遨游,显然反映的是道教的飞升思想。而唐代极为盛行的真子飞霜镜中,其弹琴的主题也很可能与求仙有关。如图(四)唐代真子飞霜镜,镜钮置于莲叶纹中,莲叶茎直连于下方的山石水池中。钮的上方有浮云和仙山。钮的左侧是一片竹林,林外有一人席地而坐,长袍宽袖,膝上横一琴,双手抚琴,面前有长方形几,几上有笔、砚等物;钮的右侧一凤立于山石上,振翅翘尾凝视前方。《资治通鉴》之《汉纪》五十八建安十五年载:“朝廷遣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又如《后汉书?仲长统传》载:“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凌宵汉,出宇宙之外矣。”由此可见,镜中无论是操琴、抚琴、鼓琴,还是听琴者,其终极目的自然是想借助琴的“神力”,“化去不死”,成可以凌宵汉的仙人,图(五)唐王子晋吹笙引凤镜也即此意。唐代月宫镜中对前代广为流传的嫦娥盗仙药飞升故事的集中反映,也正是道教大兴炼丹服药以求长生成仙做法的反映。隋唐之际,八卦这一我们中华民族道教文化中的瑰宝也登上铜镜舞台,各种形式的八卦图纹镜频频出现,不仅如此,八卦图纹还与不少表现古人天文、宇宙观念的图像结合出现于铜镜之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天地万物、自然生命的一种探索与思考,也是中国文化“藏道于镜”观念的集中体现,如四山日月星辰八卦镜、八卦百炼镜、八卦干支镜等。另外,盛唐时期纹饰中的主要内容鸾鸟也与八卦结合而行,如对鸾八卦镜,还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