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本知识与汗法 、吐法、下法.ppt

  1. 1、本文档共2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基本知识与汗法 、吐法、下法.ppt

常山 * 第二节、吐法(催吐药) 一、概念 凡能引起或者促使呕吐的药物 二、功用 痰涎、食积、毒物停留胃脘、咽喉 三、使用注意 1.只用于实证、急证 2.一般服用时,宜小量渐增,以防催吐太过 或中毒 3.服药后宜多饮热水,以助催吐 或用羽毛探喉引吐 一、含义 具强烈涌吐功效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 由于吐法在现代临床上已较少采用,故本类药物作为涌吐药应用的机会不多。相对而言,各具体药物的其他功效在临床上应用的机会更多。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说,本章药物只是一些具有强烈涌吐功效的药,而不是以涌吐为主要功效的药。 二、功效与主治 涌吐药均有涌吐的功效。涌吐作为一种功效,即通过诱发呕吐以排出蓄积体内的毒物、宿食及痰涎等有形实邪的治疗作用。涌吐作用主要用于误食毒物,尚停胃中,未被充分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不适;或痰涎壅滞于咽喉,呼吸困难;或痰浊壅滞胸膈,痰迷心窍,癫痫发狂等证。本类药物分别还兼有截疟,祛湿退黄,外用解毒收湿、蚀疮去腐等不同功效,分别还可主治疟疾,黄疸及肿毒不溃、牙疳及风眼赤烂等皮肤或五官疾患。 功效:都能引起剧烈的呕吐,涌吐作用。吐法是中医治疗八法的一个大法。是祛邪的有效途径。但对正气有明显的耗伤。当代不常用。现代可用物理的方法代替它。如喝一点淡盐水,用干净的东西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现在仅有以下三种情况才使用:第一,误食毒物,尚停胃中,未被吸收,马上吐出。吸收了就要输液、利尿、解毒等方法来解决。第二,饮食机制,宿食停滞,胃胀满,疼痛厉害,喝酒多了也同样。第三,痰涎阻滞,阻碍呼吸或导致心神失常,而祛痰或开窍药又不明显时使用。 三、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均具苦味。本类药均可治疗热证,故多具寒性。涌吐的作用趋向为向上,故本类药物均具升浮性能。涌吐是本类药直接作用于胃的结果,涌吐药均适用于毒物、宿食停留胃中需要涌吐的病证,故可归胃经。其中,能截疟治疗疟疾者,可归胆经(疟属少阳);能祛湿退黄治疗黄疸者,可归肝经。本类药物都有毒。 四、配伍应用 因涌吐药药力峻猛,奏效迅速,所服药物大部分会随呕吐吐出,而不能被机体吸收,故本类药物用于涌吐时,其他对证药物与涌吐药共剂服用意义不大。本类药物用于涌吐,主要与以下两类药物配伍:一是能增强其涌吐作用的药物,目的是为了在保证涌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单味涌吐药的用量,以避免因单味药用量过大,导致中毒;二是配伍药物作为赋型剂,用以降低涌吐药在药剂中的浓度,以降低其烈性。 五、涌吐药的使用注意: (1)涌吐药均有毒,剧烈的呕吐极易伤中败胃,损津耗气,故只适用于体壮邪实者;对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妇女胎前产后,以及素患失血、头晕、心悸、劳嗽喘咳等证者均应忌用或慎用。 (2)使用涌吐药涌吐,应注意用量、用法。用量以能诱发呕吐为度。用量过大,涌吐太过,易伤正气。用量过小,多令患者恶心欲吐不得,徒增难受,不能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不能诱发呕吐,药物停留体内过久,会被机体吸收过多,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中毒。如由于个体差异,患者服用常用涌吐剂量的涌吐药后未能诱发呕吐,可饮热开水,或用翎毛探喉以助涌吐。 (3)涌吐药只可暂投,不可久服,服药应中病即止。 (4)呕吐后宜适当休息,切勿立即进食,以免因食物剌激再导致呕吐,重伤胃气。应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养胃气。 (5)如服涌吐药后呕吐不止,应及时解救。一般可用降逆止呕药止呕。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说:“吐至昏眩,慎勿惊疑……如发头眩,可饮冰立解,如无冰时,新汲水亦可。” * 瓜  蒂 【处方用名】   瓜蒂 【性味】   苦,寒,小毒 【归经】      胃 【功效】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2.5~5g,入丸散每次0.3~lg。外用,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体虚、失血及上焦无实邪者忌服,中毒而剧吐不止者,以麝香0.1~0.15g开水冲服可解 【应用】 1.涌吐痰食--宿食痰涎,癫痫发狂,喉痹、胸脘胀痛等        与赤小豆共研末,香豉汤送服 2.祛湿退黄--湿热黄疸,湿郁头痛     单用研末,吹入鼻中,可引去湿热之邪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胃、胆经。 【功效】 涌吐,截疟。三个需要涌吐的均可使用。更主要的是截疟,作用好,比青蒿还要常用。截疟作用在所有的中药中最强,但它的涌吐作用也非常强,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矛盾无法解决,限制了它的应用。配伍甘草、蜂蜜,是增强涌吐作用。常山用酒制,略降低涌吐作用。 【应用】 1.用于胸脘痰结。本品具强烈的涌吐作用。配伍甘草、蜂蜜可增强其涌吐作用。与甘草、蜂蜜同用,可以在保证涌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常山的用量。、 2.用于疟疾。本品为截疟要药。 【用法用量】 ?煎服,4.5~9g;入丸散每次服0.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