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幽浮现象探讨宇宙超三度空间
從幽浮現象探討宇宙超三度空間
飛碟探索雜誌 收藏本第13期 1997年8月 何顯榮
台灣的幽浮事件中確實發生的案例
台灣的幽浮事件常有發生,尤其近三年來,發生的頻率相當高,茲將確實發生的案例,概略
舉出如下:
一、台灣第一位發現幽浮的國內專業科學家是台北圓山天文台的創辦人蔡章獻台長,他曾有三次
發現幽浮的目睹經驗。他於1956年3月5日在夜間,發現呈暗紅色的幽浮,光度約零度,最先
在東天獅子座南邊,漸向北移動,經北斗星上邊移至北天子午線光度漸弱,移至大熊座西邊
再轉至獵犬座消失,這是台灣第一個被報導的幽浮事件。
二、蔡章獻胞弟蔡章鴻於1967年 6月28日下午八點多在台北圓山天文台時,發現有碟型圓盤、全
外殼均發強烈橘紅色光的發光體,比織女星亮,從東北往西南飛行,在北斗星附近呈 180度
迴轉,停止約十秒消失。其後又在觀音山方向的上空出現,他用天文望遠鏡拍下了三分之二
的幽浮照片,成為台灣第一張幽浮照片。
三、1979年10月29日午夜在台北外雙溪、圓山地區發現一巨型圓盤形物體比月亮大,周圍有許多
小孔發出紅光,由南方飛至西方,並在低空停留一分鐘餘,發光如煉油廠火燄,光度暗時可
見一排銀色窗口,高度在1500公尺,向桃園方向飛去。圓山飯店服務員陳樂川等目擊。
四、1990年10月1日黃昏在台南縣白河鎮關子嶺大仙寺西邊方向發現七個菱形狀的幽浮,類似算
盤珠子,隱隱發光,且變換隊形。李立宇以V8攝影機拍攝到台灣第一捲幽浮錄影帶。
五、1993年12月16日下午四點半在總統府上空,邱水文發現龐大的炫目發光體,五個碟狀幽浮,
一大四小向西方飛去。
六、1994年12月4日晚上十點半在基隆市七堵警員楊鎮通發現一體型巨大圓盤狀橙色飛碟,下方
有五具燈、無聲,緩慢垂直升至雲端而消失。
七、1996年1月8日黃昏六點半在蘇花公路觀音附近,卡車司機江明宗及旅客四、五十人發現約四
萬噸貨輪大的圓形物體,飄浮在海面50-100公尺上,呈靜止狀,發出八盞強光照射呈Z字形,
突熄滅僅剩一盞,而發出低沈的隆隆聲,不到一分鐘上升而消失。
八、1996年2月2日傍晚六點多,在中正機場西北方外海及桃園觀音海水浴場區域發現幽浮緩緩移
動,從不規則形狀到呈現左右兩個三角形狀,呈橘黃色,曾一度熄滅,但隨即亮起,高度約
一萬呎,塔台及飛機螢光幕看不見,時明時滅,約有五到七個發光物體。大學生徐崇雲用V
8攝影機拍下紀錄。
九、1996年3月15日晚間八、九點時,台中縣神崗鄉及梧棲鎮兩處發現天空有不明發亮物體緩慢
移動,發光體一團在社口派出所前方的上空,有六個藍、橙、紅的亮光,基座呈橢圓型,作
約一公里直徑的上空圓型慢速移動。另在台中港的方向發現有一團幽浮飛得較高也有幾個光
點比星大,上有紅光下有綠光,速度較快,約十多分鐘後消失。
十、1997年6月21日睌間,日亞航二二七班次,從中正機場飛高雄途中,約七時四十分左右,在
嘉義上空時,飛機右側突出現左右兩側發出白光的飛行物,機長觀看後發現這個不明飛行物
左右兩排各有四個亮燈,中間似乎隔著狀似扁圓形物體。機長相當確定這應該是外太空的意
外旅客,拿起相機拍下這張難得的畫面(照片請看封底)。
十一、1997年6月23日晚間七點多,在高雄港三號碼頭旁建築物,面對西子灣的方向發現一個幽
浮的發光體,在空中緩慢移動約十幾分鐘,形狀有如半月 ,光度甚強,呈白色又略帶些黃色,
有點像月亮的樣子,在黑夜中相當清楚,不像是一般的飛機。調查員安治國以V8拍攝到這
個不明飛行物體(照片請看封底)。
古中國正史中的幽浮事件
全世界最早發現幽浮的正式紀錄是古中國正史中的幽浮事件。我國西元前一九一四年夏朝廑
帝:「十日並出」,記載在《古今圖書集成》。古代神話「后羿射日」就是根據這則記載演變而
來的。我國正史中的幽浮紀錄約有一千件,茲依年代略舉二十件如下:
一、夏帝廛八年,「十日並出。」《古今圖書集成》 。
二、商帝辛四十八年,「二日並出。」《古今圖書集成》。
三、周武王九年,「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史記周本紀》。
四、西漢昭帝元平元年,「有流星大如月,眾星皆隨西行。」《漢書》。
五、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三月,「流星如月,從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
十餘枚,滅則有聲如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