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教案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第三讲 模型思想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作为三个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模型思想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与课程目标、内容紧密相联。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什么是模型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数学模型”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广义地说,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数学方程以及由之构成的算法系统都可以称为数学模型。“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 比如:吴正宪老师的“搭配规律”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对“2件上衣、3条裤子有多少种不同搭配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上衣件数X裤子条数=搭配总数”,以“一个几”生出“几个几”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彰显数学“基本思想”和“模型思想”的力量。 二.明确模型思想建立的过程。 * 第一、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说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 第二、“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第三、模型的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 01 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02 例:生活中“付整找零”的生活原型是学生熟悉的事例。教学中创设情景: 何叔叔收到867元电费,张阿姨缴98元,但给了100元,找回2元。把这样的生活原型提炼为数学模型,编成应用题,学生在计算867+98时,用867+98=867+100-2,从而明白“多加要减”的算理。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常识”上升为“数理”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 创设生活情境渗透建模思想 03 充分应用教材,开展建模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之,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但数学思想方法又蕴涵于知识发展的过程之中,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感知、体验、拓展、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谢谢聆听! 核心素养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地 福鼎市山前中心小学 王晓萍 How to fall to the ground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subject 核心素养的提出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有一所“985”高校,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分在125以上,入学后的10月份组织学生考做过的高考题目的考试,平均分降到100;到同一年的12月再考一次同样的题目,平均分只有及格。这说明很多题目学生做过就忘了。 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核心素养 *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 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此成果也将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诸多方面。 核心素养 *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 今年9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召开,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11月11日-12日,2016小学教育巴蜀峰会“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变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