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优秀.ppt

  1.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因子治疗优秀

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定义 通过反馈仪将肌电信号叠加输出,转换成患者能直接接受的反馈信息(如颜色、数字、声响),患者根据反馈信息对骨胳肌进行放松训练或对瘫痪肌群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 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建立的两个必要条件: 1)要有将生物信息转换为声、光、图像等信号的电子仪器; 2)要有人的意识(意念)参与,才能构成完整的反馈环。学者们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意识参与故称为生物反馈。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病、失眠、 神经症、焦虑症、痉挛性斜颈、脑卒中偏瘫、脊髓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和认知障碍者。 3、设备与用具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其他用品有75%酒精、导电膏、 细砂纸、固定带等。 总结 物理因子的共性作用 如充血、消炎、镇静、镇痛等,几乎各种物理因子都可引起,热疗法引起的充血反应最明显,以微波和超短波疗法等引起的充血反应较持久,且可达机体深部的组织器官。 另有许多理疗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传导性降低,增加了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如直流电、短波、超短波、红斑量紫外线等疗法都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特殊性作用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 低频电流能引起肌肉的收缩; 高频电流使组织内部产生显著的内源性温热; 超声波之机械振荡; 紫外线能使皮肤产生红斑,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 此外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各种药物溶液其使用药物种类不同,也是各具特点,分别选用,以收特殊效果。 物理因子疗法处方格式 治疗方法 治疗部位 ××治疗于××部位 E:电极 1×200cm2 1×50cm2 I:电流(mA) t:时间(min) 治疗频率 疗程 注意事项 实践讨论 治疗技术:治疗方法 常规剂量治疗法 直接治疗法 间接治疗法 超声综合治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间动电疗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移动法 固定法 水下法 辅助器治疗法 大剂量治疗法 超声治癌 超声碎石 治疗技术:设备 超声波治疗机 治疗技术:设备 声头、耦合剂 治疗技术:治疗方法 常用治疗强度 治疗方法 固 定 法 移 动 法 强度等级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连续式W/cm2 0.1~0.2 0.3~0.4 0.5~0.6 0.6~0.8 1~1.2 1.2~2 脉冲式W/cm2 0.3~0.4 0.5~0.7 0.8~1.0 1.0~1.5 1.5~2 2~2.5 超声综合治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作用特点: ①直接将药物透入体内,兼有超声波和药物的综合作用; ②透入药源较广,不限于电离和水溶物质; ③无电刺激现象,不发生电灼伤;操作简便; ④缺点是药物透入体内的剂量和深度不易测定。 超声综合治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操作方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与一般的超声疗法方法基本相同, 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将药物加入耦合剂中(水剂、乳剂或油膏等); ②采用直接接触法 超声强度:固定法 0.5 W/cm2, 移动法0.5 W/cm2~1.5 W/cm2; 治疗时间:5min~10min。 ③避免使用强烈刺激皮肤及引起过敏的药物。 临床应用: 适应证:各类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瘢痕、组织内硬结、前列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各类骨关节病、颈腰椎病、各类脉管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脑卒中、脊髓损伤、各类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瘙痒症、鼻窦炎、耳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病变等。 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高强度聚集超声波治疗肿瘤时除外)、化脓性炎症、活动性结核局部、出血倾向局部、植入心脏起搏器局部、孕妇腹部、儿童骨骺部。 第五节冷疗法 定义 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 冷疗法:治疗作用 不同治疗时间 不同治疗方法 生物作用为: 瞬间的冷作用 兴奋性增高 持续的冷作用 兴奋性降低 生物作用不同 冷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兴奋作用 例:急救时用冷水喷面 促进昏迷病人的苏醒; 冷水冲浴 强健身体 冷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抑制作用 持续的冷作用:兴奋 抑制 麻痹 局部持续冷疗阻滞周围神经传导 持续低温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 冷疗法:对肌肉的影响 兴奋作用 短时间冷刺激,对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促进骨骼肌收缩 抑制作用 长时间冷刺激,可降低肌张力,降低肌肉收缩、松弛速度和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冷疗法:治疗方法 冷敷法 浸泡法 喷射法 灌注法和饮服法

文档评论(0)

镜花水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