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登革热.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热: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脱水: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 止血药,输新鲜血 脑型: 脱水剂,激素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 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 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 病死亡率高 三、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 危险因素 △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 抗体增强作用 △病毒株:2型 △年龄、种族有关 血中有高滴度抗体 不能中和新型病毒,但进入单核巨噬细胞↑ 免疫促进作用↑ 登革出血热 病毒产生↑ 毒性病毒株↑ 同型中和作用 激活补体、凝血系统 血管通透性↑ 地点:古巴 时间:1981年 人群:1977 及1980年感染过1型病毒 事件:发生2型病毒的流行时, 100,000例发生(DHF/DSS) 其中168例死亡 返回 1.前驱期:2~5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 束臂试验阳性 3.血小板减少 4.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 20% 分型: 无休克:DHF 出现休克:DSS 登革热+出血=登革出血热? 不 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 不 登革热处理不当会变成登革出血热?不 病死率:不治疗:50%,治疗:3%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 * .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可发生大流行 发病者:症状突出 登革出血热增加,死亡率增加 重要的虫媒传染病 结构: 单股正链RNA 抵抗力: 不耐热及消毒剂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血清型: 4型(1-4),抗原特异性不同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 -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 1779年首次报道 200年来,在热带各国流行:超过100个国家 我国1938年后近35年无本病流行 78年 佛山 4型 79年 广州、中山市 1型 80年 海南 、广东、 广西 3型 86年 海南 2型 88年 海南 2型 90年 广州、佛山 4型 91年 广州 1型 93年 广州、佛山 2、4型 96年 番禺 1型 99年 中山 2型 02年 广州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地区性 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 夏秋、雨季,5~10月 一定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