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2年“壬戌学制”仿效美国学制的原因论析
1922年“壬戌学制”仿效美国学制的原因论析
1922年“壬戌学制”仿效美国学制的原因论析
——兼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学制的演变
周 宇 清
(内江师范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摘 要:面对列强入侵的岌岌时局以及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旧式的教育内容和科举取士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当变革。日本战胜了清朝,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日本。起初中国的学制,都奉日本学制为圭臬。但是这种仿袭日本的学制,有许多缺陷,时势的发展以及教育理论自身演进的内在逻辑,使得人们对此学制渐生质疑。美国发达的科技、繁荣的经济、新颖自由的学制以及共和制度下蓬勃发展的民气,赢得了当时中国人的极大赞许,借鉴美国的学制,成了追求教育救国的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科举取士;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美国学制
作者简介:周宇清(1974— ),男,安徽肥西人,历史学博士,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人视域中的美国研究(1898—1937年)”(项目编号:11SA01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4)02-0186-05 收稿日期:2014-01-09教育的意义在于提供大量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但教育并非孤立存在的,“教育为社会事业之一种,亦为政治问题之一种,其一切因革,
[1]645
均与政治及社会组织有至密切的关系”。如同其他领域的情形一样,晚清时期中国的学制也与日益变化的形势不相协调,变革势在必行,先进的人们努力探索,摸索出了一个较为符合当时国情的学制系统。本文结合当时中国的情势对这一过程略作述论,以期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学制演变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窥见当时中国教育界和思想界状况之一斑,重点是对选择借鉴美国学制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衰落与新式教育的兴起
自隋实行开科取士制度以来,无数学子为了
科举仕途,沉湎于古旧典籍之中,皓首穷经,兀
兀穷年。清袭明制,仍用科举的办法选拔官员,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
①
身者相比”。同治元年(1862年)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为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之农业
[1]
社会的产物”641。这种教育制度,适应了农业中国对人才的需要、价值取向、审美趋求和评判标准。
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对中国的入侵以及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旧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有人对中国旧有的取士用人制度提出批评,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洋务派重臣沈葆桢、丁日昌、李鸿章、刘铭传和张树声等,都有变革取士制度以利选拔人才的议论。“沈葆桢前有请设算学科之奏,丁日昌前有武试改枪炮之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一百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99页。
· ·
奏”,但这些主张“皆格于部议不行”。李鸿章认
识到中国“以章句弓马施于洋务,隔膜太甚”,“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奏议“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
就”①
,就是将培养洋务人才纳入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中来。同治、光绪年间,内乱平息,外患稍轻,“举国晏然”,刘铭传却看到了这种和平表象下掩藏的深刻危机,惊呼:“中国不变西法,罢科举,火六部例案,速开西校,译西书,以厉人才,不出十年,事且不可为矣。”此番惊世之论,真令名士
“咋舌”②
。正当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张树声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运动与中国体制之间深刻的矛盾性,认识到“育才于学堂”之于西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他满怀深情地
希望朝廷能够“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③
,使国家臻于富强。这种救世箴言,折射出在列强入侵和西方先进科技示范作用下一些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和变革教育的意识。但是,像其他领域的变革一样,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也是险阻重重,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
为了适应时代对新式人才的需要,在清政府里一些开明官员主持下,中国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局“堂艺局”、北洋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是中国行之久远的传统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事物,它为当时的中国培育了一批急需的外语、机械制造、驾驶和军事方面的人才,在社会上也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但是,清政府内这些开明官员的主张和做法,基本上都属于一些先知先觉者的个人观点和行为,没有形成政府的全面的、系统的政策和发展方略,更没有对中国旧有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人才选拔模式产生颠覆性的作用。
促使中国教育制度发生根本转变的是中日甲午之战,“甲午一役,实为促进中国新教育制度之主要动因”。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给国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