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作品中民族精神与性格原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作品中民族精神与性格原型

戏曲作品中民族精神与性格原型   在历代民间传说和文本曲词中,“关羽斩貂蝉”的故事流传甚广,就故事流传在不同年代所表现出的略呈差异的内容及结局看,这部作品典型地反映了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过程与性格原型意味。本文拟从古老的临清田庄吹腔《斩貂蝉》和山东省柳子剧团《关羽斩貂蝉》的对比中,进行具体剖析。   田庄吹腔是柳子戏的一支,运河文化的产物,自明清时期传至山东临清境内,始终作为一种乡民艺术原生态地保留着:而山东柳子戏作为清代“南昆北戈东柳西梆”中的四大地方戏剧种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兴趣而发展创新,成为一种既有古老历史又绽放现代艺术气息的崭新演出形式。所以把同宗同族的二者中的同一剧目进行比较。可以达到纵向梳理与横向贯穿的统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柳子戏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也有利于加强对其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及性格原型的认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民族精神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安顿人类生命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深邃的内涵,比如正直、仁义、忠厚、孝道、无私、宽厚、博爱等等。这些品质都是支撑我们民族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原动力。理想光照现实,人们把对这种精神的完美寄托往往渗透进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关羽很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了人们精神寄托的理想人物。   《三国演义》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美髯公关羽,书中描写他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且他文武双全,读过很多书,明春秋,知大义,武功盖世,赤胆忠心,义重如山,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舞台上,关羽的形象始终和忠勇侠义连在一起。这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写照,以至于后来人们居然把关羽这一形象逐渐神化,历代加封。终封至“盖天古佛”。   纵观戏曲史上出现的关羽这一舞台形象,对他的性格塑造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从而也展现了寄托在舞台人物身上的民族精神的演变过程。如果我们把田庄吹腔《斩貂蝉》的关羽形象和目前山东省柳子剧团正在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的关羽形象进行对比,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斩杀貂蝉的原因不同      二者发生的故事背景是相同的,都是曹操为离间桃园三兄弟的关系,把貂蝉先许关羽又赠张飞。但二者所示斩杀貂蝉的原因却又不同。在田庄吹腔中,关羽憎恶貂蝉贬低自己的丈夫吕布,认为她不守妇道,因此深恶痛绝,执意斩杀。貂蝉一度脱身,二次又点灯斩貂蝉。在这里,关羽对吕布表现出英雄惜英雄的态度,认为“有一个英雄豪杰吕奉先,会用兵权,董卓死,吕布亡,奸淫泼妇女貂蝉”,可见他把貂蝉看作红颜祸水,定斩不饶。在山东省柳子剧团上演的《关羽斩貂蝉》中,其斩貂的目的则是“舍小义取大义”,关羽为了光复汉室大业,为了顾及兄弟手足之情,明知貂蝉“能文善舞,貌似天仙,满腹经纶,不亚儿男”,仍然下决心斩杀貂蝉,表现出侠义之士难下决断、柔情难掩的一面。      二、关羽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在田庄吹腔中的关羽形象是单一的,他居功自傲。瞧不起三弟张飞,“曹蛮把貂蝉赏在我三弟帐下,谁人不知我三弟是酒色之徒,想拆我桃园之义。叫某参透其意,合逢八月中秋,不免把貂蝉宣进帐来,一剑来杀,永无后犯”,对貂蝉恨之入骨,面对貂蝉的求饶毫不同情。而省柳子剧团搬演的关羽形象却丰富生动的多,中秋之夜,他不与曹操为伍,辞宴归帐夜读《春秋》,寻箫声见到美女貂蝉,二人诗词相对,共吐心声,彼此欣赏:   (关羽)星光闪闪放光芒   (貂蝉)一轮明月照四方   (关羽)月里嫦娥怎不见   (貂蝉)广寒宫中独自眠   (关羽)芳魂寂寞谁堪怜   (貂蝉)寂寞嫦娥盼君携   (关羽)蟾宫折桂且妄攀(貂蝉)落花待等东风恋   貂蝉期待以身相许,关羽也不由“情动心颤”,而张飞索要貂蝉却致使二人难成眷属。关羽得到大哥“美人勿留”的指示,做出艰难的抉择,“貂蝉偃月刀下死,愧煞世上多情男”。这样的处理,使得该剧更加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意味,也使得关羽侠胆柔情的义士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貂蝉这一形象表现的性格不同      貂蝉在田庄吹腔中只是一个配角,戏份很少,而且性格表现出两面性,显得不够诚实和善良。她先是为丈夫之死难过,“可叹儿夫吕奉先,白门楼染黄泉,到如今月圆了,月圆了,人不得团圆。人不得团圆!”但当关羽问起时,又极尽贬低之能事,“那吕布逞的什么强,怎能够占四方,只杀得这边厢,那边厢,好一似拉马卒,怎称起能将,怎称起能将?”在省柳子剧团的舞台上,貂蝉这一形象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和表现,戏份和关羽几乎并重,而且文舞兼擅,知晓大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