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慷慨激昂的法律史诗
一部慷慨激昂的法律史诗?
一部慷慨激昂的法律史诗
作者:刘子琦
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4期
摘要:耶林是19世纪德国目的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被人称为这时期法律思想上的过渡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为权利而斗争》出版于1877年,全书以激情澎湃、极具鼓舞性的语言,对“权利”这个抽象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延展。此后,这本著作集结了作者学术生涯后期的智慧精华,被翻译到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权利;法律;斗争
中图分类号:D9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012-03
作者简介:刘子琦(1994-),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南京大学法学院12级本科生。 权利作为法学界一个永恒的理论论题,无论古今,从来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有“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①的恳切论断,其他国家也有“因为不为全体人类所共有的权利决不是什么权利”②的论断。而作为西方近代法理学界的代表人物的耶林,也以《为权利而斗争》这本字字珠玑的著作,阐述了自己对于权利及其外延的理解。
一、整体结构
《为权利而斗争》这本著作在整体上被划分为六章,在此进行简单的概括,分别是:
第一章内容主要论述法的起源,肯定了斗争是确立法律的必由之路,激励人们努力探索完善法律的道路。作者还从主客观的法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最终选择了以主观的法作为考察对象。并且,耶林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语言与法进行分析,将法的概念更加明晰化,认知上更加鲜明。他深刻的认识到,法的诞生与人的新生一般,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然而这种斗争也是必要的,是人们生而取得的义务。这或许也与梅因所阐述的“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③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二章则从“斗争是法的生命”进行说理,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斗争形式,无论是通过伏尸百万的血腥战争还是通过渐趋温和的改革,无论是通过毫无组织的骚乱亦或是整齐划一的示众,本质上无非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途径罢了,是人们的自我救济。然而在进行决断时,对于斗争的衡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取得利益与牺牲的衡平性,在投入产出上的比例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斗争才有意义。
第三章则将为权利而斗争上升到是对公民自身的义务,再次强调其重要性。人享有独属于自我的生存权,个人对于权利的主张必不可少,放弃则是对于自我的不负责任,是“精神上的自杀”。在关于不法的考察上,耶林也试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区分善恶意则是他的具体手段。为了具体阐明自身对于当事人类型的理解,耶林选取了农民和军人这两个有着显著特点的阶级进行分析,但他本身却又不愿意用阶级的特点来证明“法感情随阶级不同而发生变化”④这个他认为是颠扑不破的观点,而是为了正确评价“一切权利人通过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保护自己的精神的生存条件”⑤。接下对于法感情对于法的力量以及评判标准,作者则通过种种比喻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夹杂着具体的实例,更具说服力。
第四章将主张权利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义务,进一步通过客观和主观意义上的法关系进行考察,并明确的提出前者是后者出现的前提,引用罗马法具体规范进行依据的完善,并深刻批判叛国者的罪行,鼓励人们勇于适用法律,引出了主张个人的权利是对于法律的尊敬,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
第五章引申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将整个民族的政治地位与道德力量置于台下,并大开大阖的对专制主义进行批判,实现民族力量与法感情的连结。这也与耶林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有关,此时正是德意志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对于统一的期待,也进一步唤醒了德意志沉睡多年的民族意识。
第六章则以现行法——罗马法为特例进行总结,耶林将所有权归属问题的责任归于罗马法,将罗马法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完全漫无边际的古罗马法法感情阶段、中期法上法感情有节制能力的阶段和以查士丁尼时期为代表的法感情衰退萎缩阶段。并且古罗马法中的这些制度和原则在德国现行法的现行模式下得到了活力与发展,最终得出了“无斗争便无法”⑥的结论。
二、本书特点
(一)善于运用比喻进行类比,文理兼美
不得不说,耶林的个人素质在个人的论述中得到了极其明显的体现,毫无怀疑地说,具有文理兼美的特质。无论是将法律比为正义女神持有的天平和宝剑,还是将法律比作“识吾子的撒旦”,在法理领域和文学领域都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这种修辞的运用,旨在使著作具有亲和力,最大层次的推向公众,这或许也是考虑到了公众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一的因素,值得思考。例如对于莎士比亚著作中典型人物夏洛克的引入,借典型人物形象对于法律的彰显丰富文章的骨架,可谓用心良苦。至于对于比喻的运用是否会影响文章的客观色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耶林也将法与语言学进行了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设计论文--李宁公司发展战略设计报告.doc VIP
- 【花花读写资料】高阶演练2-写景《观秦兵马俑》季羡林_1.0.pdf VIP
- AIA NAS NAS1802-2013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VIP
- TBT2328-200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第1-19部分).docx VIP
-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pptx VIP
- 01J925-1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pptx VIP
- 船舶制图 第1章 船体结构.ppt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pdf VIP
- 智能楼宇DSS-H700-16用户操作手册-201412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