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课件课本-新.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活性药课件课本-新

常见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胸心外科 王芳 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理 血管功能调控:受体调控 受体的作用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Epi)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Epi) 多巴胺(Dopamine,Dopa) 多巴胺(Dopamine,Dopa) 多巴胺(Dopamine,Dopa)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Dobu) 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硝普钠 (Sodium Nitroprusside) 微量注射泵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量化的方法 体重(kg)×60min×量化量(ug/kg/min)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厘米, 伴有(无)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无)疼痛 3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 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15厘米 ,皮肤发凉, 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4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 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 循环障碍, 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一) 紧急处理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左右。 局部封闭 用NS20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0ml在超出外渗部位0.5-1cm处进行局部封闭,1次/天,连续3天。 特效解毒剂 拮抗剂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处理 局部肿胀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50%的硫酸镁湿敷。 大范围外渗,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的药物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湿敷。 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无醇碘伏外涂、外敷。 静脉药物输注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静脉药物输注常见并发症: 过 敏 渗 漏 静脉药物输注常见并发症: 静脉药物输注常见并发症: 组织坏死 静脉药物输注常见并发症: 组织坏死 * 前 言 心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量效关系明显的药物,用 量不够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用量稍大可能造成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组织灌注恶化等严重后果, 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及病人的安 危,因而给药应以精准的滴定为基础。 药物 肌力 正性 药物 肌力 负性 对心肌产生的作用 心血管 活性药物 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 正性肌力药 血管加压药 血管扩张药 钙通道 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ONE 血管活性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发挥作用 TWO 这些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糖蛋白),可被胺类或肽类化学物质激活 THREE 激动剂与膜受体的结合取决于受体的数目及它们的亲和力状态 肾上腺素能 受体 ?-肾上腺素能 受体(? 1,? 2) ?-肾上腺素能 受体(? 1,? 1) 多巴胺受体 (DA 1, DA 2) ? 1 在心肌: 正肌力作用 负时性作用 在血管: 主要是缩 血管作用。 ? 1 正肌力作用 正时性作用(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和传导加快) ? 2 血管扩张 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 , 其他作用:脂肪代谢 糖原分解促进钾向细胞内迁移 其降低血钾的作用在缺血心肌可引发心律失常 DA 2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DA 1 肾、冠脉、脑、肠系膜血管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