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对传统诉讼结构性重塑.PDF

论信息技术对传统诉讼结构性重塑.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与社会发展 (双月刊) 2018年第3期 (总第141期) 论信息技术对传统诉讼的结构性重塑 ———从电子诉讼的理念、 价值和原则切入 陈锦波∗     摘  要: 电子诉讼是信息革命的产物, 学界当前有关电子诉讼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其中涉及 的微观问题的发现和应对, 而缺乏对电子诉讼本源问题的探讨。 这导致相关讨论或者因过度强调 “电子” 因素而无视一般的司法规律, 或者因忽视电子诉讼与传统诉讼的本质性差异而固守工业时 代思维。 我们应当回归到对电子诉讼深层理念、 价值和原则的讨论: 电子诉讼应当坚守 “当事人 中心主义” 的诉讼理念; 程序效益应当成为电子诉讼首要的价值追求, 程序公正是应恪守的价值 底线, 程序自由则应作为重要的价值保障; 在此基础上, 应当塑造信息安全和电子送达有效性两 项全新的诉讼原则, 同时应当对传统诉讼中的诚信原则、 处分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和协议管辖原 则的意涵进行重新诠释。 关键词: 电子诉讼; 传统诉讼; 诉讼理念; 诉讼价值; 诉讼原则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进路 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向我们席卷而来, 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对我 ① 们的司法进行全方位的渗透, 我们的司法已经深深嵌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 在司法信息化 的大背景下, 电子诉讼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 电子诉讼是指通过电子交互方式进行的, 各类 ② 文件和档案均由传统的纸质媒介转换为电子媒介的诉讼形态。 电子诉讼是信息革命下的产 物, 但由于信息革命本身发端于工业时代, 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工业时代的诉讼活动   ∗ 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 感谢浙江大学朱新力教授、 余军教授、 冯洋博士、 谢郁博 士及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 当然, 文责自负。 ①  苏力认为, 我们都无法逃离这个世界的影响,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同样,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人类所运作的司法也必是深深镶嵌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 参见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增订版), 北 - 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24 35页。 ②  参见周翠: 《中国民事电子诉讼年度观察报告 (2016) 》, 《当代法学》 2017年第4期, 第137 页。 108 论信息技术对传统诉讼的结构性重塑———从电子诉讼的理念、 价值和原则切入 ③ 难免也会存有一定的电子化或信息化的元素。 然而, 总体而言, 传统的诉讼活动是低信息 化的司法活动, 而最终理想的电子诉讼应当是从起诉、 立案、 举证、 质证、 开庭、 调解、 判 决、 送达和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的全程网络化。 当然,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引起了诉讼制度 ④ 的深刻变革, 但正如 “互联网没有改写经济规律” 一样, 互联网也没有改写和颠覆司法规 ⑤ 律。 我们在强调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性时, 不能极端地夸大它的功效, 应避免陷入 “电子工 具崇拜” 或 “技术万能主义”。 法律人的理性和反思在于: 一方面, 正视且认真对待互联网 给传统诉讼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另一方面, 在尊重基本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对传统诉讼进行本 质性的改造。 因此, 探讨电子诉讼相较于传统诉讼的 “变” 与 “不变”, 以及追寻这种 “变” 与 “不变” 背后的原理, 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学界目前就电子诉讼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电子诉讼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其应对上, 而 较少关注电子诉讼所折射出的深层理念、 价值和原则。 这容易导致相关讨论偏离正确的方 向: 或者因过度强调 “电子” 因素而无视一般的司法规律, 或者因忽视电子诉讼与传统诉讼 的本质性差异而固守工业时代思维。 当然, 也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