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敬畏天地,有所怕
敬畏天地,有所怕
陈经纶中学? 高三年级? 高毕轩
在天地之中,地球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我们唯有心中时刻怀有对天地的敬畏,方能在这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身于天地之间。
老子《道德经》有云:“大衍之数五十,而大道独取其四十九。”我曾在心中揣想,若说大道无缺,可这大衍之一又究竟为何物?如今,再次回想起彼时的疑惑,心中不禁平添了几分感触:我们身处在这天地之中,唯有秉承对天地的敬畏,方能立身其间;而这大衍之一,或便是那大道之外的“天道”了。
千万年来,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繁衍发展到了食物链的顶端。然而,人类似乎并不知足,竟妄图征服天地,唯我独尊。以秦二世为代表的封建帝王,尽管名为“天子”,但实为无法无天,以为皇权就是天权。视生命如草芥,尊一己为至圣。暴政暴行,逆天而动。当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哪怕他是帝王,又有谁能长久立身于天地之间呢?
作为这苍穹之中不过尔尔的我们,应该有所怕。这里的“怕”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胆怯和害怕,而是对世间万物都怀揣一份敬畏之心。
曾几何时,人类常常以万物之灵而自居,以为“人定胜天”,总想去改造自然,打破定律。解放之初,“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移山填海,大炼钢铁,超英赶美……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做法数见不鲜,换来的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形态的畸形发展。
我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但我同样也不是有神论者。我不相信有主宰人类的上帝之流的存在,我更认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之道。有人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所以,人类不要妄图用水滴来代替大海,只能将人类这滴水融入自然的大海之中,才能与天地共生存。
现如今,人们不但没有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似乎对天地的敬畏更加淡化了。掌握着高科技的人们,上天,入地,被无尽的贪欲裹挟着,乱砍乱伐,滥挖滥建,为追求GDP而大量生产,罔顾其对环境的危害,对天地的损伤。于是,我们呼吸着PM2.5,喝着超标的饮用水,……这都是天地对我们的惩罚。
倘若你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那才是最可怕的。生活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我们就犹如一粒尘埃在这世间飘荡,唯有心怀对天地的敬畏,有所怕,方能于大道上有所体悟,立身于世间。那些自诩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你们可知何为大衍之其一吗?
点评:
定位准确,定义清晰,定论确凿。
本文作者没有纠缠在“怕”的多义性中,而是十分明确地将“怕”定义为“敬畏”,并且又限定为对“天地”的敬畏,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话题,它直接指向了当下社会流行的“狂妄症”。
写作要合题。不仅要合乎命题,而且还要合乎作者自定的主题。本文在谈论古今之人与天地之关系时,抓住了人的“妄念”和“贪欲”等本质性的问题,列其行状,数其罪过,从反面证明“有所怕”之必要,话题紧凑,主题突出。
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将自己平时的学习和阅读,化作写作的亮点。源自《易经》《道德经》的“大衍之数”的典论,的确是引发“敬畏天地”的好素材。尽管后文几处例举略显简单,但作者竟没忘在文末以“你们可知何为大衍之其一吗”一句来个前呼后应,这也是于“扣题”大可圈点的。
立一面明镜何妨
北京九中? 高三年级? 贾博宇
面对韩剧风潮之“星星”热,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强烈抵制。莫言说,外来文化冲击亦有其价值,我十分认同。我认为,无论何事都是有对照才有进步,我们不妨将这个热潮看作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一面镜子。
立一面明镜又何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看自己有时未免不够客观,且总有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而立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则更容易发现问题,更益于改正与进步。大到国家文化也如是,同样需要明镜来帮助修正。这次的“星星”热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出了中国年轻人、乃至大众的审美情趣与追求,这便是它的价值之一。民众的审美追求点燃了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确定了其工作方向,使我们的文化工作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或更佳的社会效果,真正准确有效地实现文化工作的意义。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星星热”这面“明镜”的另一个价值,便是呈现出中韩文化作品的差异与差距。王岐山同志为此对国内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多思考”的建议,想必也意在让他们看到这面明镜反射出的国内同类文艺作品在想象和技巧上的一些不足。对镜自照方得清明。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反射,中国作品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许没有那么容易找到,那么又谈何改正、发展呢?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星星”剧中呈现的一些我们没有的设计智慧和表现技巧,为我们的国内作品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样一面镜子,使我们不再盲目、主观,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可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这面明镜的重要意义。
于文化事业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