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世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创新.DOCVIP

Web20世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创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b20世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创新

PAGE PAGE 14 Web2.0世代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 融合與創新 李月蓮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副教授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 副主席 通訊地址:香港九龍塘窩打老道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電話:(852)傳真:(852)電郵: HYPERLINK mailto:alicelee@.hk alicelee@.hk 論文發表於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台北,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 Web2.0世代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 融合與創新 踏入廿一世紀,新媒體的應用愈來愈普及,互聯網的使用更邁進強調互動及參與的Web 2.0時代,人類社會的傳播形態由傳統由上而下的「縱向影響模式」轉?上下連繫的「網絡分享模式」。這場新的資訊革命開創了「參與式的傳媒環境」 (participatory media environment)。這篇文章探討新聞業怎樣面對Web 2.0的挑戰,分析傳統新聞機構在面對新媒體的發展時,採取的競爭及融合策略。文章介紹美國、英國、香港、中國和台灣幾個地區主要新聞傳媒的有關最新發展情況,並加以比較。 参與式的新聞傳媒環境 廿一世紀是一個高速創新的年代,Web2.0的普及對新聞業產生很大的衝擊。首先它改變了新聞業的傳媒經營環境,其次新科技帶動了讀者新聞消費習慣的轉變。 互聯網在過去十多年來發展神速,已由Web1.0進展至更具互動性和人性化的 Web2.0階段。Web1.0被稱為第一代互聯網 (1990至2000年) ,而Web2.0則是第二代 (2001年至現在)。Web2.0並不是新的科技發明,它只是第二代互聯網技術應用和服務的統稱 (謝達安2007)。在Web1.0時代,網站提供內容和服務,用户則上網瀏覧及查閱,而大多數用户是接駁電話線上網。在這個階段,很多新聞媒體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及雜誌均設立了網站,但它們的網站純粹是一個新的發布渠道,所刋載的新聞內容大致一樣,雖然增多了一些連結、互動及搜尋功能,但甚本上仍是單向發布新聞。 但在Web2.0時代,電腦用户不僅是使用者,他們還可以製作網站內容,所以Web2.0提供了一個可讀可寫的互聯網 (read/write Web),新的應用方式強調人和人的交流和溝通 (Kwok, 2007) 。由於上網月費下調及連線速度隨寬頻的廣泛應用而提升,很多先進地區都進入了Web2.0寬頻上網年代。Web2.0被形容為「網絡態度」的改變,互聯網資訊的焦點由傳播製作者轉至使用者,互聯網的應用由「資料為本模式」(data-centric model) 改為「使用者為本模式」(user-centric model),新方向的影響是「建設了一個動感的互聯網及把『我們』 放進網絡裏去」 (White, 2006) 。《時代周刋》選了『你』 (you) 為2006年度的風雲人物,正反映普羅大眾正重塑互聯網的使用方式。 在Web2.0時代,「自主媒體」(we media) 紛紛湧現。自主媒體又稱「草根媒體」,是互聯網上個人或群體發展的傳播力量。自主媒體的內容並非由傳媒專業人士製作,而是由一般網民 (即業餘者) 泡製 (Gilmor, 2004)。博誌網站 (blogs) 及民間記者網站 (citizen journalism sites) 是其中一些自主媒體,其他的還有維基百科 (Wikipedia) 和YouTube等。自主媒體的崛興跟科技躍進息息相關,新科技賦予每一個人低廉和易於使用的傳播工具,上網的費用很多人都能負擔得起,而且上載軟件的技術也很容易掌握,一般人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在網絡上向全球發布資訊。自主媒體的「入場費」很低,對於一些小團體甚至個人都是極大的解放,他們從此可以自由發聲 (Rosen, 2006)。現今的網民已不僅是「網上讀者」,他們還是「網上製作人」,期待在資訊製作及發布的過程中扮演主動參與的角色。 Web2.0締造了「參與式的傳媒環境」,對新聞業來說,傳統新聞機構再不能只是「單向」地向讀者發布消息,它們有需要運用互動性強的新媒體跟讀者加強溝通,同時為了應付自主媒體的競爭,要引入讀者製作的內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於是「參與式新聞」(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成了很多前衛新聞機構的發展新方向。 邁進Web2.0時代,大眾拿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已大大改變,新科技令讀者轉移到網上世界,有些讀者更使用無線通訊器具接收新聞,不少新聞機構都注意到讀者閱讀新聞習慣的改變。以《美國今日報》為例,它雖然是全美銷路最大的報紙,但報紙發行量的增加遠遠落後於網上讀者的遞增,2007年它的網上讀者多達11,000,000人。而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事件中,《美國今日報》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