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末代悲吟-感时寓事的苏舆诗-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第十四期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7 年 6 月
末代悲吟-感時寓事的蘇輿詩
楊 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 要
晚清蘇輿,為王先謙弟子,其學以經學見長,尤攻 《春秋》,本不以詩鳴世,
然因其一生遭逢光緒、宣統間國事最為倥傯之時,目睹時局紊亂,國政敗壞、貴
族腐敗、袁世凱專權,心生悲憤之情,故發之為詩,藉詩記事寓情,所作《自怡
室詩存》及《辛亥濺淚集》,有個人抒情感懷之作,亦以寫實之筆記錄清末的政局
及社會,可謂以詩寫史。由蘇輿的詩作,同時可以窺見清末知識份子憂心國事及
懷抱生民的悲切心情。
關鍵詞:蘇輿、晚清詩、自怡室詩存、辛亥濺淚集
- 19 -
20 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第十四期
一、前 言
清代詩壇,自乾隆後期開始,盛世的景況已逐漸走下坡,政治、社會的種種
弊端已一一顯露出來,此時已有一些詩人透過詩歌表現其不平之鳴,如黃景仁1 、
陳沆2 3
、舒位等;至道光20 年,爆發鴉片戰爭,對於國勢更予以無情地痛擊,且
由於中國通商口岸的開放,引來社會種種變動,同時也更加突顯出傳統政治、社
會等各方面的亂象。在這種情況下,文壇開始出現求新求異的風尚,詩壇上,也
有少數詩家主張作詩不能僅僅以吟詠情性,或單為造巧句、工對偶、調聲律為滿
足,更應該有輔政教、裨人倫的功用,其中尤以龔自珍4的詩歌,開創一代詩風,
1 黃景仁(1749-1783),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人,詩集有《兩當軒集》。黃景
仁因出身貧苦,一生鬱鬱不得志,曾八次參加鄉試不第,故詩中多有幽苦語,如其〈癸巳除夕偶
成〉詩云:「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憂愁已
不限於個人際遇,並流露出對時代的感慨。
2 陳沆(1785-1826),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人,詩集有《簡學齋詩存》四卷、《簡學齋詩刪》
四卷、《白石山館手稿》一卷等。陳沆於嘉慶後期至道光初年,以詩文雄海內,與龔自珍、魏源、
包世臣、姚學塽、陶澍等為友,詩作多富現實內容,如〈河南道上樂府〉四章之一 〈賣兒女〉曰:
「河南一片荒荒土,滿眼流離風又雨。年荒父母竟無恩,賣盡田園賣兒女。可憐父與母, 落心
泪
內苦。豈不戀所生?留汝難活汝。往年生兒如得田,今年生兒不值錢。賣女可得青蚨千,賣兒不
足供一餐。大車小車牛馬走,兒啼呼父女呼母。役夫努力刀在手,百口吞聲面色朽。此時父母死
更生,食盡還增骨肉情。月黑風寒新鬼哭,饑魂一路喚兒聲。」全詩描寫饑荒造成的骨肉流離之
慘狀,深刻揭露社會現實及百姓痛苦。
3 舒位(1765-1816),字立人,號鐵雲,直隸大興人,著有《瓶水齋詩集》十七卷、《別集》二卷、
《詩話》一卷。舒位一生坎坷,曾九上春官,皆落第,家境貧寒,奔波四方,後因母喪悲傷過度
而去世。其詩歌多反社會現實,如〈杭州關紀事〉云:「杭州官吏如乞兒,昔聞斯語今見之。果
然我船來泊時,開箱倒篋靡不為。與吏言,呼吏坐。所欲吾肯從,幸勿太瑣瑣。吏言君果然,青
銅白銀無不可。又言君不然,青山白水應笑我。我轉向吏言,百貨我無一。即有八斗才,量之不
能盈一石,賣之未嘗逢一客。其餘零星諸服物,例所不徵君其勿。卻有一串飛青蚨,贈君小飲黃
公壚。吏睨視錢搖手呼,手招樓上之豪奴。奴年約有三十餘,庸惡陋劣鬢有鬚。不作南語作北語,
所語與吏無差殊。……」全詩以嬉笑怒罵的口吻,描述杭州關吏開箱倒篋、搜索財物的醜態。
4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號定庵,浙江仁和人,著有《定庵文集》、
《雜詩》等。定庵嘗從今文經學家劉逢祿學《公羊學》,以微言大義抒發對時政的看法,務求經
世致用。其詩如「己亥雜詩」,尤多社會關懷與生民疾苦之作,如〈偽鼎行〉一詩,透過對「偽
- 20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