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村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家堡村志

高家堡志 翟云 高家堡村志 余先撰稿,建议批评。有错必改,意在真诚。 提供资料,众志成城。逐家传阅,点铁成金。 氵毖水往东流,高家堡史悠。 城残无补葺,地变有根由。 明代欧阳信,筑城六百秋。 我今来写志,故事恣搜求。 序 新年伊始,《高家堡志》即将付梓,有幸作为第一读者,深感欣慰。 编者翟云先生,身居僻壤甜水岔,心系高家堡舅氏家,年近八旬,不甘 伏枥;自发宏愿,编史修志;单身徒步,觅古访贤,夜以继日,不辞辛劳, 一年半时间,七易其稿,终成三万余言。该志不拘旧志体例,不袭空话套语, 分门别类,条理清晰,挥洒自如,文字简练。掩卷沉思,诸多感慨。翟先生 本生农家,放羊、当兵、做工、教书、务农,仅小学文化,硬啃《四书》、《五 经》,闲暇又习词苦吟,孜孜以求,虽未成其“家”,但以此陶冶性情,其追 求可谓高尚。翟先生的为人处事我本了解不深,但凭这本志书,让我明白什 么叫“余热生辉”,加深我对“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理解。明代陈继儒有言: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 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翟先生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 决定了他不能有大的建树,但其洁身自好,老有所为。精神可嘉。一个人不 知道明天能做成什么事,但只要想着做事,做有益于大众的事,至少他的人 生是充实的,有价值的。 高家堡位于县城西北,古丝绸之路要塞,今312国道必经之地。县城而 外,这里还算“百物殷富”之地,百姓明敏,民风淳厚。高家堡应当有本志 书,应当有本好志书! 魏柏树 2006年1月2日 自 序 国有史,家有谱,地方有志,以承前启后也。高家堡乃古老名地,是静 宁县西大门户;历代军事要道和古丝绸之路必经地。当今国道312线由此穿 城北而过,通往西北各地。 余自祁家大山隧道穿越七里塌山直至斯地,是日也,和风送暖,旭日凌 空,东来紫气,春意盎然。只见村落南依凤凰咀,状若展翅腾飞,势在朝阳; 西望盘龙山,有秦长城为屏障,古老的太安里紧偎南山怀抱,氵毖 水环绕;北 山雷虎咀海拔1963米。高耸的中国电信铁塔足以向高空传递信息,服务人民, 又能镇邪压龟。高家堡即将繁荣复兴与时俱进矣。 迩年村公路旁立一桩上写“高家铺”,实与该地名不符。余幼学于斯,宿 于斯,子孙三代人娘舅家亦在斯焉。此地人情,一草一木,咸动感情;虽系 山民,草野下士,久废笔墨,满腹尘俗,然常怀夙愿:作一高家堡地方志。 只缘农事所困,无暇其余。况人事之代谢,往者无从知矣。仅凭幼时耳闻目 睹之事或道听而途说之,实不敢率尔操觚。 今当盛世,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四海之内,欢 欣鼓舞!自知老之将至,时不我再,颇恨动笔太晚,嗟余思维衰退,力不从 心。故借助《静宁州誌》及《静宁县志》为依据,所以查阅了不少的文献资 料,旁搜野采,慎纳详述。幸蒙老同学李君长泰、罗君文虎、界石铺中学杨 君顺喜老师提供资料;界石铺电脑工作室何君志义精心编辑校订、录入排版 打印:同时前村主任穆致和、现任支书李智刚、李百文先生热情支持,特别 是兰州大学生物系主任、兰州大学出版社原党委书记王致岐慷慨资助并来信 指导,促己一腔热忱,考之再三,其稿七易;语出有本,岂敢杜撰。既怀弘 扬之志,恳求批评之言。 框架既搭,高家堡风土人情、故事等仍是空白,有待于本地热心之士详 情续著,我仅抛砖引玉而已。亦料此村志间有谬误,敬祈读者不吝指教!是 为序。 公元两千零五年岁次乙酉仲冬翟雲撰 目 录 目 录 第一卷 概述1 第一章 地理位置1 第二章 自然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