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械采油(功图、液面).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5、抽油杆断脱影响的示功图 2、气体影响示功图 气体使泵效降低的数值可使用下式近似计算: 充满系数: 式中:S—光杆冲程 P S A B D B C D o 3、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当沉没度过小或供液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工作筒时,均会影响示功图的形状。 C 供液不足不影响示功图的上冲程,与理论示功图相近。 下冲程由于泵筒中液体充不满,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柱塞遇到液面时,才迅速卸载,卸载线与增载线平行,卸载点较理论示功图卸载点左移(如图中D 点) D o 1 3、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载线越往左移。(如右图2、3所示) 有时,当柱塞碰到液面时,产生振动,最小载荷线会出现波浪线。 1 2 3 P S A B D C D′ o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1)排出部分漏失 C 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柱塞上面的液体经过排出部分的不严密处(阀及柱塞与衬套的间隙)漏到柱塞下部的工作筒内,漏失速度随柱塞下面压力的减小而增大。由于漏失到柱塞下面的液体有向上的“顶托”作用,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缓慢。 o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1)排出部分漏失 C 随着悬点运动的加快,“顶托”作用相对减小,直到柱塞上行速度大于漏失速度的瞬间,悬点载荷达到最大载荷(如图中B点) o B 当柱塞继续上行到后半冲程时,因柱塞上行速度又逐渐减慢,在柱塞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瞬间(如图中C点),又出现了液体的“顶托”作用,使悬点负荷提前卸载。 到上死点时悬点载荷已降至C″点。 (1)排出部分漏失 P A B D C B’ C’ S 下冲程,排出部分漏失不影响泵的工作。因此,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相似。 D’ o C″ 由于排出部分漏失的影响,吸入阀在B′点才打开,滞后了BB′这样一段柱塞冲程; 漏失量越大, B′C′线越短。 P A B D C C″ S (1)排出部分漏失 而在接近上死点时又在C′点提前关闭。这样柱塞的有效吸入行程为B′C′。 在此情况下的泵效: C′ D’ o B′ 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对柱塞的“顶托”作用很大,上冲程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如图中AC所示,吸入阀始终是关闭的,泵的排量等于零。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A B D C B’ C’ C S B’ C’ D’ C o A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2)吸入部分漏失 P S A B D C D 下冲程开始后,由于吸入阀漏失,泵内压力不能及时提高而延缓了卸载过程,使排出阀不能及时打开。只有当柱塞速度大于漏失速度后,泵内压力提高到大于液柱压力,将排出阀打开而卸去液柱载荷(如图中D 点) 。 悬点以最小载荷继续下行,直到柱塞下行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的瞬间 (如图中A 点) 。 o 泵内压力降低使排出阀提前关闭,悬点提前加载,到达下死点时,悬点载荷已增加到 A″。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2)吸入部分漏失 P S A B D C B’ D A″ 上冲程,吸入部分漏失不影响泵的工作,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近。 A O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2)吸入部分漏失 P S A B D C B’ D A″ 由于吸入部分的漏失而造成排出阀打开滞后(DD )和提前关闭(AA′)。 活塞的有效排出冲程为D A 。 A o S光 在此情况下的泵效计算公式为: (2)吸入部分漏失 当吸入阀严重漏失时,排出阀一直不能打开,悬点不能卸载。示功图位于最大理论载荷线附近。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示功图成条带状(如右图所示)。 (3)双凡尔漏失的示功图 双凡尔漏失即吸入部分与排出部分同时漏失,它的示功图是吸入部分与排出部分分别漏失时的示功图叠加,近似于椭圆形,位于最大理论载荷线和最小理论载荷线之间。 计算公式 式中: ——液面深度,m ——电磁笔从井口波到液面反射波在记录纸带上所走的距离, 单位mm ——记录纸快速走纸速度, ——声波在油、套环形空间的传播速度, (一般取420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