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2.1《王好战请以战喻》 课件
思考6:第三段是故事的结局,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明确: 1、妻妾的羞惭愤恨。 2、齐人恬不知耻的丑态。 思考7: 如果结尾改为齐人一到家:就被妻妾揭穿真相,臭骂一顿,这样改好不好? 明确: 不好。让齐人浑然不觉,自己蒙在鼓里却还以为别人被自己蒙在鼓里,兴冲冲地继续吹嘘夸耀,这就产生出强烈的戏剧效果,增强了讽刺性。 寓意分析 齐人有一妻一妾 对比一: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 妻妾面前的“骄” 对比二: 齐人与妻妾人生准则的 对比 齐人乞食不知羞耻 妻妾为丈夫行为痛哭 坟场的“乞” 指责社会上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本则寓言内 容是什么? 孟子 第三则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什一: 什分之一 去:除去,废除 征:动作名,征收的赋税 今兹:今年 轻:形容词使动,使…轻 以:表目的 已:停止 戴盈之说:“让国君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让国君废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请让我不能做到,请让国君减轻赋税和关市之征,来等到明年再全部废止,怎么样?”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日:名作状,每天 攘:窃取,偷 或:有人 是:这 道:道义,正道 损:减少 月:名作状,每月 如:如果 其:代指国君征收苛税的办法 斯:则,就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正道!’他说:‘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来等到明年停止偷鸡。’如果你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合道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运用偷鸡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义却不能停止,来讽刺宋国君臣知道赋税苛重不符合道义却要等到明年才改变,显示宋国君臣不施“仁政”,不关心 民生的道理 本则内容 是什么? 孟子 第四则 孟子见梁襄王。出, 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语:告诉 望:从远处看 人君:国君 就:靠近,接近 畏:使人敬畏 卒:通“猝”,突然 恶乎定:怎样安定。恶,何,哪里 定于一:安定于统一 孰:谁 嗜:爱好 与:动词,亲附 译文: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告诉别人说“远远看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没有国君的威仪),接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 导入新课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 * 目标导航 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把握重点实词虚词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3、传播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重点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欣赏品味文章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特点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想一想: 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衡水金卷】2018版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定稿)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doc
- (试题)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_高三_地理.pdf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章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3.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章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6.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七章 阅读评价实用类文本2.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七章 阅读评价实用类文本7.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10.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5.doc
- 2015版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