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金融控股公司之缘起.PDF
金融控股公司監控法制之研究─以內部監控機制為核心
「法律是一種類比性的存在,
法學思維是一種類比式的推論。」
亞瑟考夫曼~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之緣起
第一節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之立法沿革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大致區分為美國的「銀行控股公司」
(Bank Holding Company)和歐洲的「銀行百貨公司」
(Universal Bank)兩種,此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乃因其不
同國家背景而生,在此不細述。兩者最大的差異是,前者
的銀行由於長期受到政策法令限制,銀行不得兼營其他業
務,因此當經濟環境變動,法令不得不走向放寬一途時,
便以成立「銀行控股公司」為因應。而後者,銀行經營包
羅萬象之業務並未受到任何限制,像百貨公司一樣,此二
者立法背景截然不同。
美國乃經濟大國,其金融體系對世界金融來說,可謂「牽
一髮動全身」,在法令完備上也走在各國前端,我國與美國
互動密切,受美國影響甚深,因此當我國研擬金融控股公
司法時,也多師法美國之立法模式。
第一項 立法歷史
第一款 從開放到限制─
The Glass-Steagall Act(以下簡稱 GS 法)
1933 年以前,美國商業銀行除了一般存放款傳統業務
外,尚可兼營證券和投資業務,亦即銀行可同時扮演投資
5
人和承銷商之雙重角色,甚至隨著業務擴張,扮演更多元
角色,從正面觀之,如此銀行的獲利來源不再限於有限的
利息收入、手續費等,還可期待因投資他產業的可觀利潤。
然自反面而言,投資本具風險性,完全無限制允許銀行以
證券、期貨等間接投資或以現金進行直接投資,非常可能
因整體環境變動等自然因素或因人謀不臧等人為因素,而
導致銀行投資血本無歸。美國正因為過度濫用銀行投資無
限制之自由,卻造成 1929 年經濟大恐慌,美國華爾街股市
大量崩盤,投資人怨聲載道,對美國金融、投資產業失去
信心,美國國會歸咎於銀行業務無限擴張不受拘束,是造
成金融體系岌岌可危的罪魁禍首,因此推行一連串的金融
改革法案,1933 年美國國會通過 GS 法案便是其一,該法案
乃美國主管當局限制銀行經營業務之主要法源依據,從此
美國的銀行界走向「銀證分離」一途。
第二款 GS 法對銀行業務之限制
誠如前述,GS 法之立法目的在透過限制銀行的經營業務
範圍,來限制銀行的投資規模,其立法邏輯顯而觀之為「如
果不讓銀行從事其他投資,銀行就不必承受被投資產業(或
公司)經營不利之風險,銀行之客戶也不必承受銀行因過
度投資失血而引發的倒閉危機」 。
GS 法案關於限制銀行經營業務之立法規定如下:
一、第 16 條:聯邦立案銀行除特許證券外 2 ,不得從事
2 根據美國財政部金融局將特許證券分為三類:一、由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發行之公債或由其完
全保證之債券。二、由聯邦政府設立之機構或州或地方政府所發行之債券,但由聯邦或州政府
完全保證者。三、一般公司所發行之投資優良債務證券。針對每一種類之特許證券,銀行所得
從事之業務內容及總額上均有不同之規定。
6
金融控股公司監控法制之研究─以內部監控機制為核心
證券經紀、買賣與承銷業務,並透過GS法
案第 5 條規定,使本條限制同時適用屬於
聯邦準備系統會員的州立案銀行。
二、第 20 條:規範聯邦準備系統之會員銀行之關係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