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休克的诊断与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休克的诊断与治疗.ppt

小结 1、休克是临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 2、早诊断、尽早干预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3、关于休克复苏的终点以组织灌注指标为准 4、不同类型的休克在治疗时各有侧重 * 2015年2月份工作汇报 急重症科:田红丽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 * 复苏液体的输注: 静脉通路的重要性:中心静脉 容量负荷试验:20-30分钟内快速输入 250-500ml液体,观察CVP和BP、HR变化。 输血:Hb≤70g/L输红细胞悬液 血小板<50X109/L或血小板功能低下需输血 小板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目的为了补充凝血因 子的不足。 *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1、多巴胺:作用于三种受体(血管多巴胺受体、心脏β1受体、血管α受体) 0.5-5ug/kg主要作用于脑、肾、肠系膜血管,使血管扩张,增加尿量;(2008年SCCM指南明确指出小剂量多巴胺没有肾脏保护作用) 5-10ug/kg主要作用于β受体,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增加心输出量。 >10ug/kg时以血管α受体兴奋为主,收缩血管。 *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2、多巴酚丁胺: 作为β1、 β2受体激动剂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产生血管扩张,降低后负荷。 * 酸中毒:BE<15mmol/L,死亡率>25% 乳酸在24-48小时恢复正常者,死亡率 为25%,48小时未恢复正常着死亡率 达86%。 胃肠黏膜功能的保护: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 体温控制:体温低于35 ℃可影响血小板功能、 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影响纤维蛋白 的生成。低体温是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 独立危险因素 。 * 7、复苏与预后评估指标 临床指标:神志改善、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尿 量增加 氧输送与氧消耗:CI >4.5,DO2 >600ml/min.m2 VO2 >170ml/min.m2 以上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表达氧供与氧摄取 * 7、复苏与预后评估指标 血乳酸:血乳酸持续>4mmol/L提示预后不佳。 以乳酸清除率正常化作为复苏终点优于 MAP和尿量,也优于DO2、VO2 、CI。 碱剩余 轻度-5—-2mmol/L、中度-15—-5mmol/L 重度< -15mmol/L,值越低,MODS发生 率、死亡率和凝血障碍的几率越高,住院 时间越长。 * 8、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 早期积极复苏可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血压升高后,血管内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造成再出血,血液过度稀释,血红蛋白降低,减少组织氧供,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 控制性液体复苏(延迟复苏),在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内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复苏带来的副作用。 * 七、心源性休克 1、概念:由于心泵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急剧减少, 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基本机制为泵功能衰竭。 核心: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 * 2、病因 心室射血障碍:功能性心肌数量减少 心室射血梗阻 心室闭合缺损 心率过低 心室充盈障碍:心室舒张受限 心室充盈受阻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