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docVIP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

PAGE PAGE 3 《孟子》二章 课 题 21《孟子》二章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3.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重点难点 1.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策略方法 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1.了解孟子及写作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导入新课: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篇名篇:《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 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研读共品 三、研读课文: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3.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分析文章主旨。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 总结提高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升。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第 二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友回顾交流 研读共品 三、探究学习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2. 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3. 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5.分析文章主旨。 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互助释疑 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五、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巩固拓展 六、迁移拓展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有文采的话。(200字左右)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提高 七、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八、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师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