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结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结论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目的要求: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 材料用具:玉米籽粒、红墨水、镊子、刀片、 培养皿、烧杯、酒精灯 1895年,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资料3: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资料2: 1925年,荷兰科学家E.Gorter和F.Grendel 对血影的研究发现,他们用有丙酮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对膜的化学成分提出假说 :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资料1: 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 结论: 资料2: 得出结论: 推测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等 资料3: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尝试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的排布方式? 空气 水 油滴 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 1959年,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清晰的细胞膜电镜照片,看到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资料4: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 1959年,电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标本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资料5: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实例 实验结论: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970年,费雷和埃迪登,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质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 资料6: 磷脂分子的运动 小资料 请你谈谈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物膜在结构上什么样的特点?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资料7: 1、膜结构的基础(骨架)——脂双层 (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夹杂着胆固醇) 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也可以移动)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 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性 比较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胚着色较浅 胚着色较深 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研究膜蛋白的美国科学家,这是自1991年来诺贝尔奖第三次颁发给与细胞膜蛋白质有关的研究成果 。 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皮特·阿格雷 罗德里克·麦金农 概念图小结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结构组成 决定 ③ ④ ②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脂双层 蛋白质分子 ① 5、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植物细胞壁: 主要成分:纤维素 全透性 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