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病病例分享 .ppt
病例1--附图 * 病例2--附图 * 附图 * 临床表现 发热、烦躁、头痛、腹泻、纳差、呕吐、惊厥等 非特异性表现 * 辅助检查 脑脊液----类似化脑的改变 炎性指标:血常规,血沉,CRP的检查 * 临床表现 再与化脑进行比较 * 特有的表现 ①病程多迁延,精神反应相对较好,感染中毒症状不严重。 ②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 * 特有的表现 ③脑脊液改变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但容易反复,表现为细胞数升高,以轻至中度升高为主,分类以多核为主,糖常降低显著,蛋白常显著升高,而同时患儿精神反应可无异常改变。 * 特有的表现 ④炎性指标无显著升高,WBC正常或轻度升高,CRP及血沉无明显升高。 ⑤抗生素治疗无效。 容易出现血管的受累 * 需要进行的检查 反复多次的血及脑脊液真菌培养 血清及脑脊液的G实验 脑脊液中反复涂片找孢子菌丝 其它部位的真菌感染证据 易患因素的寻找 *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 治疗—药物 三唑类药物: 氟康唑(不建议用于光滑及克柔念珠菌)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真菌细胞膜,使其功能改变。 * 治疗—药物 氟胞嘧啶: 5-氟胞嘧啶----对克柔念珠菌以外的念 珠菌敏感 作用机制---干扰真菌DNA的合成 * 治疗—药物 多烯类: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作用机制--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 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 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 治疗—药物 棘白菌素类: 卡波芬净,米卡芬净 由于脑脊液浓度低不作为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用药 * 用药选择 对于重症病例可考虑联合应用: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 如病原菌为耐药菌株: 则可选用伏立康唑 治疗上 参考2009 IDSA的念珠菌病治疗指南并借鉴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用药选择 * 用药选择 儿科目前常用方案: 氟康唑、两性霉素B加用5-氟胞嘧啶(后两者有协同作用)。 但因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大,部分患儿无法耐受,可考虑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效果肯定,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 疗程 目前主张联合用药至少4周以上,病情控制稳定后,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后可逐渐减量,并单药维持治疗至症状、体征、脑脊液恢复及颅内病灶消失为止 * 经验治疗 考虑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低,对一些难治性慢性脑膜炎的患者,经过正规的抗菌、抗结核治疗无效,而病情仍有反复及加重时,即使脑脊液未有明确的真菌感染依据,仍可尝试诊断性抗真菌治疗 * 其它治疗 对于有置管的患儿,如非必需,建议拔管 * 预后 真菌脑膜炎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 疗程较长,病情易反复,预后不良 * 预后 取决于: 起病特点 就诊的时间 诊断及治疗是否及时 有无严重的颅脑损伤 * 提高认识, 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尽早干预 * 随访 监测脑脊液 监测头颅影像 监测生长发育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hen TL,Chen HP,Fung CP,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candial meningitis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Taiwan[J]. Scand J Infect Dis,2004,36,(2):124-130. Gurses N,Kalayci AG. Fluconazole monotherapy for candidal meningitis in a premature infant. Clin Infect Dis 1996,23:645-6. Hope WW, Smith PB, Arrieta A, Buell DN, Roy M, Kaibara A, Walsh TJ, Cohen-Wolkowiez M, Benjamin DK Jr.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micafungin in neona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