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DL/T575-10--1999
前 言
本标准系参考国内外人机工程标准化成果(见附录A)中有关环境要求的内容编制而成。考虑到拎
制室环境要求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例如热环境、空气质量、照明环境、声环境、振动等,各有详细的技术要
求,不可能全部纳人一个标准之中,故本标准仅对控制室的环境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并未给出具
体的技术参数。详细技术要求可参考附录八所列的参考文献。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1丫T575.2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I广1575.3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DL/T575.4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控制中心总体布局原则;
D1,/T575.7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控制室的布局;
Dl./T575-8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Di./T575.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控制器及相互作用;
DL/T575.10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控制室的评价原则;
DL/T575.12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1_作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难
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时中、李志光、赵全虹、马长山、张锦华、滑东红、刘伟。
1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 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0--1999
Ergonomicprinciplesforthedesignofcontrolcentres
Part10:Principlesof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室、调度室以及所有其他配套房间)人机工程设计中的环境要求
原则。其中包括对热环境、气流分配、照明环境、声环境、空气质量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控制室的设计、改造或整修。移动性控制室也可参照采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575.1-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定义见DL/T575.1-1999
4 概述
在人机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人操纵机器所处的环境。
对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室、调度室、办公室、技术室、机房、辅助室及其他各种工作场所)提出环境要
求,目的在于优化环境条件,确保运行人员的安全、健康、舒适,以提高工效。
上述环境要求主要涉及:热环境、视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质量等。
目前,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仍不清楚,因此,本标准未对此提出要求。
虽然本标准主要是针对非移动性控制中心,但由于它规定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控制中心的环境要
求原则,因此,其中的许多环境要求也适用于移动性控制中心,例如船舶、火车、飞行器以及其他各种移
动性控制中心。在热带、炎热或寒冷地区使用本标准,应对控制室内的环境要求子以调整
由于控制室的某种环境因素的设计特点,可能会对其他环境因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注息
下列几点:
。)外墙的热传导可增高或降低室温;
b)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设备可产生热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规范《GA59.4-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4部分中国公民出(入)境事由类别代码》.pdf
- 规范《DLT563-1995-水轮机电液调节及装置技术规程》.pdf
- 规范《GA59.7-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7部分护照证件种类代码》.pdf
- 规范《DL-T563-2004-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pdf
- 规范《DLT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pdf
- 规范《GA59.8-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8部分签证种类代码》.pdf
- 规范《GA59.14-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14-部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卡)机读码顺序标识》.pdf
- 规范《DLT567.2-1995-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pdf
- 规范《GA59.15-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15-部分中国机读护照证件名称及种类代码》.pdf
- 规范《GA59.18-2000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18-部分中国公民出境审批结果代码》.pdf
- 规范《DLT575.12-1999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pdf
- 规范《GA89-1994-消防安全带》.pdf
- 规范《GA90-1994-手提式灭火器检验规则》.pdf
- 规范《GA91-1995-阻燃篷布通用技术条件》.pdf
- 规范《DLT578-1995-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pdf
- 规范《GA92-1995-灭火器压力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 规范《DLT581-1995-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pdf
- 规范《DLT581-2010-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pdf
- 规范《DLT582-1995-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pdf
- 规范《DLT582-2004-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