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_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朱光潜《陶渊明》;一个在诗中能“开其心扉”的人;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一、生活道路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征士、陶靖节、靖节先生、陶彭泽
陶渊明毕生走过三个时期,界线分明:
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
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
中晚年的隐居终老时期。;
出身望族,少有壮志。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29岁,为江州祭酒,“自解归”;召为主薄不就
35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
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40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41岁,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晋书·陶潜传》;《归去来兮辞序》;躬耕田园的隐者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陶渊明逸致图;王维论陶渊明之弃官;二、陶渊明的思想性格;(一)坚守“固穷”的思想
不失气节和人格
“固穷”是以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品德和节操为思想基石的。
“猛志逸四海”、“有志不获骋”、“猛志固常在” ;(二)崇尚“自然”的思想
道德修养上的“抱朴含真”
生活道路上的“归园田居”
生死观念上的“纵浪大化” ;《五柳先生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
“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
有诗125首,赋文11篇。
诗歌分类:
教材分为五类:田园、咏怀、咏史、行役、赠答。
;(一)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归园田居》其一 ;;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二)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富有诗意的感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农业劳动的意义。
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三)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
《和郭主簿》 、《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移居》 ;《和郭主簿》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四)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旬日以来,始念饥乏。”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 ;《归园田居》其四 ;(五)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 。如《桃花源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 多组诗,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三良》、《读山海经》、《咏荆轲》等。
;《杂诗》其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道丧千余载,人人惜其情。”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读山海经》其十 ; 陶渊明的咏怀诗与咏史诗明显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氏自己的特点,多围绕仕与隐的矛盾,表现他与世俗的隔阂和对恬淡生活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