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颅内出血的观察及处理.ppt
常用渗透性脱水剂有: ⑴ 20%甘露醇 静脉注射后10min开始生效。30min作用最强。作用可维持1.5~6h。一般剂量每次0.5~1g/kg,4~6小时一次。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2g/kg。 ⑵高渗钠液: 通过刺激心房肽的释放而具有利尿作用 具有抗炎作用 Yildizdas等报道3%NaCL治疗小儿脑水肿的作用优于甘露醇 优点:无肾毒性 反复使用有效,可降低甘露醇治疗无效的颅高压 不易因大量利尿而出现低血容量 ⑶速尿+白蛋白 使胶体渗透压上升,吸收组织液入血管内,纠正速尿导致的血容量不足,形成正常血容量的脱水 白蛋白0.4g/kg,1~2次/日 ⑷ 10%甘油果糖 是一种无毒、安全的脱水剂,很少引起电解质紊乱与反跳。 剂量为0.5~1g/kg,静脉注射后30~60min起作用,但维持时间短,故应4小时给药一次。 3)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持续时间长,用药5~8h后出现效果,12~24h作用较明显,4~5d后作用最强。 首选地塞米松,剂量0.5~1mg/kg,3~6次/日。也可用氢化可的松10~20mg/kg/d。 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占位性病变所致的血管源性脑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2)利尿剂 使全身脱水,达到间接使脑组织脱水的 目的,抑制脑脊液生成的作用 常选用速尿,剂量每次1~2mg/kg 4)液体疗法 一般每日入量应限制在60~80ml/kg。高热、呕吐或有其他体液丢失时酌情补充。 输液速度非常重要,24小时液量匀速滴入。可按1~2ml/kg/h给予。 每日生理需要量的2/3,但要根据患儿情况具体对待,使患儿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 5) 控制性脑脊液引流 通过前囟或颅骨钻孔后穿刺,将穿刺针留置于侧脑室,借助颅压监测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无条件监测颅内压时,可通过调整引流瓶位置控制脑脊液流出速度。 Thank you! NN 颅内出血及颅高压的观察及处理 PICU 周红琴 目录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颅内压增高的辅助检查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压增高的概念及正常值 概念 颅内压(ICP)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容物: 脑组织及脑膜+脑脊液(CSF)+脑血流(CBF) 颅高压: 指颅腔内容物增加导致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增加。 侧脑室内脑脊液压力反应颅内压,与侧卧位腰穿所测得压力大致相同。 颅内容积的组成 脑组织 约80% 血液 约10% 脑脊液 约10%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正常下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 颅内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的。 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 >3岁的年长儿: 60-180 mmH2O 幼儿 40-100 mmH2O 婴儿 20-80 mmH2O 新生儿 10-20 mmH2O 小儿颅内压正常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ICP正常范围: 颅内压的正常值 70-200 mmH2O 成人: 颅内压增高 凡在安静水平侧卧时经腰椎穿刺所测得的压力: 颅内压增高 新生儿: 80 mmH2O 3岁以内: 100 mmH2O 3岁以上: 200 mmH2O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压 增高原因 颅腔容积缩小 颅腔内容物体积的增加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脑组织体积增加 感染、缺氧、中毒和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脑水肿 肿瘤、脓肿、血肿、肉芽肿及寄生虫等所致的颅内占位病变 分泌增多、循环阻塞、吸收障碍 包括脑积水、脉络丛乳头状瘤、大量服用维生素A 脑脊液增多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脑血流量增加 高血压、高碳酸血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等。 颅腔狭窄 如先天性颅骨病变、颅骨损伤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区 1446例危重病患儿中,216例发生急性颅内高压及脑水肿,病死率29.2%。神经系统感染、意外伤害和败血症是常见病因。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 44-47.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1、剧烈头痛 开始为阵发性,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前额及双颞侧为主,可因咳嗽、用力、体前屈、大量输液而加剧 婴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有时拍打头部 2、喷射性呕吐 呕吐与饮食无关,不伴恶心 清晨较重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3、视乳头水肿 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系因眼底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急性脑水肿时很少见,婴幼儿更为罕见。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意识异常: 嗜睡、反应迟钝,昏睡、昏迷 5、肌张力改变及惊厥 6、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7、前囟紧张、膨隆、头皮静脉曲张、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日落眼 8、Cus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