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糖和分枝糖研究进展》-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VIP

《氮杂糖和分枝糖研究进展》-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杂糖和分枝糖研究进展 摘 要:综述了近期氮杂糖类物质应用、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 氮杂糖 研究进展 糖类作为生命体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是自然界存在最为广泛的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糖分子自身多功能基的结构特点,使得对糖的研究工作非常复杂,因此有关糖类的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糖的许多生物功能不断被认识,同时随着分析测试、结构确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近些年来关于糖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关糖的研究也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1]。 在单糖化学的研究中,D-木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D-木糖廉价易得,主要由各种农副产品废弃物如:玉米芯、稻壳等酶解得到[2,3]。目前,木糖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除此之外,由于D-木糖具有多个特定的手性中心,常常作为复杂天然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素材,用于一些不对称合成反应的诱导[ 4-9]。 近年来以单糖为原料合成氨基糖类、、氮杂糖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研究现状。(Azasugars)是一类糖环上氧原子被氮取代的糖类衍生物,又称为亚氨基糖(Iminosugars),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中。主要包括单环类和稠环类等多羟基生物碱。 由于与糖结构的相似性,氮杂糖表现出较强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调控在生物识别及酶结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糖蛋白的生物合成与水解。因此,这类抑制剂有望成为与糖代谢紊乱有关的疾病的治疗药物,如:抗糖尿病、抗病毒感染(包括艾滋病)、抗菌及抗肿瘤等药物。科研人员发现许多氮杂糖不仅表现出良好的糖苷酶、糖基转移酶抑制活性,而且具有核苷磷酸化酶抑制活性。一些氮杂糖在感染、癌症、肥胖症、基因、代谢紊乱以及免疫缺陷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Niwa etal.,1968)(Kodama etal., 1985), Legler组(Legler and Pohl, 1986),以及Wong组(Wong etal., 1991)(Wong etal., 1991)。他们合成的化合物通过生物化学家的活性测定及够效关系分析,并且部分衍生物已经应用于临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临床的N-butyl-1-deoxy nojirimycin 已经被 EMEA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证实具有良好的I型Gaucher 疾病(严重的溶菌酶紊乱)抑制活性。Miglitol 作为一种新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物已开始用于临床。 1.1.1. 氮杂糖: 氮杂糖 图1- 图1-1.1.2. 氮杂糖:氮杂糖1.1.2.1 以非糖类为原料的氮杂糖合成: 图1- 图1- 图1- 图1-1.1.2.2以糖类为原料的氮杂糖合成:硝基糖叠氮糖 图1- 图1-1.2分枝糖 分枝糖是指在单糖糖环结构的碳上引入分枝碳链的糖类衍生物。分枝糖广泛存在于抗生素类药物和天然产物中。例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的结构单元中存在有分枝糖单元cladinose)。另外从一些植物中也发现了分枝糖类,如欧芹、浮萍等植物中分离出的D-apiose和金缕梅中分离出的hamamelose 。天然存在的分枝糖所带分枝碳链主要为甲基、乙基、2-甲基、1-丙烯基和醛基。由于单糖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源,通过合成与结构改造可得到多种新型的手性助剂,而在糖环上引入碳链可以优化糖的不对称环境。利用分枝糖将手性碳原子转移到目标分子中,可以合成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光学纯化合物,其重要性早已受到化学家的重视。1.3 结论 通过文献调研,本文对氮杂糖和分枝糖的研究从应用和合成进行了综述,为后面的实验做好良好基础。 1.4 参考文献 G.J.Boons, R.L.Polt. The chemistry of O- and N-linked glycopeptides Carbohydrate Chemistry, 1998, 223-242. 丁长河候丽芬李里特陈冀丰低聚木糖的生产和应用. 现代食品科技2005, 21 (1), 167-169. 徐冬韩玉洁徐忠. 低聚木糖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 26 (2), 81-84. D.P. Thibodeaux, G. P. Johnson, A. D. Freach. Crystal structure of penta-O-acetyl-β- -galactopyranose with modeling of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acetate groups.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2, 337 (21-23), 2301-2310. K. Teranishi. Di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