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无机化合物合成实例
第五章 材料合成的方法与设计 在573℃以下,SiO2的稳定晶型为?-石英,加热至573℃转变为高温型的?-石英,这种转变较快;冷却时在同一温度下以同样的速度发生逆转变。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则?-石英过热而在1600℃时熔融。如果加热速度很慢,则在870℃转变为?-鳞石英。 ?-鳞石英在加热到1670℃时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870℃仍可逆地变为?-石英;当迅速冷却时,在163℃转变为介稳态的?-鳞石英,在120℃转变为介稳态的?-鳞石英。加热时?-鳞石英仍在原转变温度先后转变为?-鳞石英和?-鳞石英。 ?-鳞石英缓慢加热,在1470℃变为?-方石英,继续加热到1713℃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1470℃时可逆地转变为?-鳞石英;当迅速冷却时,在230℃转变为介稳状态的?-方石英;当加热?-方石英仍在230℃迅速转变为稳定状态的?-方石英。 熔融状态的SiO2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 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1713℃可逆地转变为?-方石英。 白炭黑(也称胶体二氧化硅)??? 白色无定形细微粉末,折光率1.46,粒径及含水量随制法不同而异。绝缘性好,不溶于水和酸、溶于苛性碱及氢氟酸,受高温不分解,吸水性强,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成为聚集的细粒子。 是橡胶、塑料、涂料、医药、农药、造纸及日用化工诸多领域重要的无机填料 白炭黑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现有的生产方法有干法热解和湿法沉淀两大类。 干法热解之一是气相法,即四氯化硅气体在氢氧气流中于高温下水解制得烟雾状二氧化硅 2H2(g)+O2(g)+SiCl4(g)→SiO2+4HCl. (1) 另一方法是电弧法,即石英砂在电弧炉中用焦炭还原成一氧化硅气体,然后一氧化硅在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硅。 湿法沉淀基于水玻璃和酸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所用的酸性物质有硫酸、盐酸、硝酸、二氧化碳等。 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温室效应气体,其过量排放会使大气环流异常、气候异常而导致自然灾害。 石灰窑气替代无机酸,其一减少白炭黑生产中无机酸的消耗,其二使二氧化碳废气资源化利用,降低白炭黑的生产成本。 以精制的工业水玻璃和模拟的石灰窑气(工业级CO2与N2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原料,在250 mL玻璃碳化塔中进行实验. 这是气 -液- 固三相反应体系,反应过程的优劣不仅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有关,而且也取决于传质过程,即与反应器型式、搅动强弱、气 液接触表面以及物料特性等有关。 将工业水玻璃按比例用水稀释后置于碳化塔中,将CO2与N2按比例充入气囊中备用;加热水浴,升温至设定温度(85-95 ℃)后,通入CO2混合气体并搅拌物料,至设定的反应时间(2.5h)后停止反应; 最后,将反应后的浆料倒入1000 mL大烧杯中,沉降后弃去上层清液,用自来水冲洗沉淀,直至弃液的pH呈中性。 沉淀经真空抽滤,将所得滤饼放入烘箱中,100℃左右干燥,粉碎,得白炭黑产品。 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和物性测定,即得此反应条件下的白炭黑产率,平均粒径及DBP吸着率. 水晶——透明的石英晶体 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透明度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是半透明。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 水晶折射率:1.544-1.553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的用途 ①聚焦折射 Focus 古时人类已发现水晶的聚焦功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