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现代高技术空间技术
空间技术 主要内容 空间基础 世界空间科技发展 中国空间发展历程 未来的宇航 航天基础 空间技术 卫星 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 空间技术 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 航天,那什么是天?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至太阳系内的空间。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则称之为航天,而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之为航宇。 宇宙速度 当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而环绕地球飞行,不落回地球表面 飞行器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可以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飞行器速度提高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就可以飞离太阳系。 航天系统 要实现航天活动,就要建立庞大的以航天器为核心的航天系统。它由特定的航天器(卫星、空间站、探测器),运载工具(火箭、航天飞机),航天发射场,地面测控网(地面站、船),地面应用站网及其他有关系统组成,它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航天器系统 航天器指的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飞行器,包括各种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行星探测器等。 其中人造卫星发射数量最多,并已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人造卫星种类很多,有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科学卫星等 天上的驿站-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卫星。它像一个国际信使,把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带到天上,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 由于它“站”在36000千米高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一颗卫星就可以负责1/3地球表面的通信。 东方红三号 运载工具 运载工具将航天器加速至宇宙速度,并送入预定的运行轨道。 现代航天运载工具分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两种,前者为一次性使用,后者可多次使用。 运载火箭最早发展,已普遍使用。各航天大国均拥有自己的运载火箭及发射场。 运载火箭一般由2—3级组成,每级火箭均有推进系统,末级内装有火箭的制导与控制、跟踪、遥测、电源等系统。同时,末级顶部安装被运送的航天器。 运载火箭发展概况 前苏联-俄罗斯 东方号、闪电号、联盟号、质子号和能源号 美国的运载火箭 阿丽亚娜5型火箭 阿丽亚娜5型火箭由欧盟12国共同研制,首次发射时间是1996年6月4日。当时由于电器系统故障,火箭在升空后不久即爆炸。但在此后的数年中,该型火箭发射过多次都没有失败。 运载火箭-中国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史(1) 人类最早的探索,从天空到太空 俄国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的科幻小说《在地球之外》,系统完整地描述了宇宙航行的全过程。液体火箭、多级火箭、宇航服、失重、登月车 1930年,德国冯布劳恩(1912-1977)发明液氧与煤油混合燃料。1942年制成A-4火箭,速度每秒2公里,射程190公里。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史(2) 1954年赫鲁晓夫上台,重视洲际导弹计划 1957年8月21日,苏联在科罗列夫(1906-1966)领导下发射第一枚洲际弹道火箭,射程达8千公里,领先于美国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83.6公斤,直径58厘米,能发射电码。 1957年12月4日,苏联发射第二颗卫星,重500公斤,还装了一只小狗。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史(3) 1958年1月31日,由布劳恩设计的火箭将美国第一颗卫星送上轨道1959年1月2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行星“梦想1号” 1959年9月12日,苏联的“梦想2号”在月球硬着陆,使月球上第一次出现人造物 8月10日,美国成功的回收卫星 1961年4月12日上午9时,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上太空,10时25分回到大气层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史(4) 1961年5月5日,美国的谢帕德在太空逗留了15分23秒,但不是真正的太空飞行,只有5分钟失重 1962年2月20日,格伦真正实现了载人轨道飞行计划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从座舱中走出,做了10分钟的太空漫步。3个月后,美国宇航员也做了20分钟的太空漫步。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史(5) 阿波罗计划: 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要在十年之内将一名美国人送上月球并让他安全返回地球。 水星计划,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测试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1963年完成。 双子星座计划,航天器的对接测试。1965年完成。 土星计划,登月行动计划。 196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