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
功能神经外科论文神经外科论文: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留置针弯针法及改良的留置针送管方法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送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200例神经外科病人的一侧颈静脉,实验组(100例)采用弯针法穿刺及改良送管方法植入留置针,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结果:两组方法对比显示在一次穿刺及送管成功率、漏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留置针弯针法穿刺及改良的送管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颈外静脉 留置针 神经外科应用
2008年10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弯针法颈外静脉穿刺,并采用改良的送管方法建立静脉通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周围血管循环差的住院病人200例,其中脑出血10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颅脑损伤术后47例,男128例,女72例,年龄10~82岁,平均46岁,选择颈外静脉情况较好的一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采用16G或22G的直型留置针,弯针即是把留置针前1/3段弯弧度,使前1/3段和针体呈160°~165°角,以针芯容易从套管中顺利拔出为宜,穿刺成功后留置静脉输液。
实验组穿刺方法:①常规输液准备,另备16G或22G静脉留置针1枚,一次性无菌透明敷贴1张;②协助患者去枕仰卧,头稍偏向一侧,选择颈外静脉直且充盈一侧,若颈外静脉不充盈或充盈欠佳时,压迫锁骨上缘静脉回流处,或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也可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充分充盈后,以其中心点为穿刺点;③打开留置针,利用留置针的软套管改直针为弯穿刺针,使用前松动外套管,以便拔芯和送管时可顺利进行,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按压颈外静脉上段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针的进针角度以30°~45°为宜,应直接刺入血管,进针速度宜慢,注意观察针芯回血情况,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使弯针与血管平行再潜行2~3mm,使套管针针尖全部进入血管,此时拔出针芯少许,若套管回血顺利,表示穿刺成功,否则只是针芯穿破血管;④右手握住留置针回血室部,使针芯固定,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以左手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防止漏血,拇指和食指捏紧针座,右手拔出针芯,连接输液器,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3M透明敷料贴,注明置管日期和时间;⑤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防止患者活动时连接部脱离。
对照组穿刺方法:常规消毒,选择肢体静脉按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要求进行穿刺。
观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漏血发生率及穿刺时间等并发症情况,采取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与t检验。
2、结 果
实验组1次穿刺成功96例(96% ), 2次穿刺成功4例(4% );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74例(74% ), 2次穿刺成功5例(5% ),穿刺失败的改用其他部位进行穿刺进行。漏血发生率,实验组0例,对照组14例。穿刺时间,实验组2·4±0·8秒,对照组2·9±0·7秒,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漏血发生率、穿刺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 论
通过两组穿刺方法的对比观察,可以看出实验组穿刺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实用性、高效性。
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实验组采用弯针法穿刺,强调刺入血管后,压低针尾前段紧贴皮肤,和颈外静脉平行进针,可直观地由皮下进入血管,同时进针速度慢,不易损伤血管壁,避免了反复穿刺, 1次穿刺成功率高,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1]。采用改良后的送管方法, 杜绝了抽出针芯时血液从导管漏出。
提高抢救成功率: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无静脉瓣,距离心脏最近,在此处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入复苏药物时药效发挥最快,药物能快速到达心脏,通过心泵很快达到浓度,而发挥早期药物效应[2],在抢救时能达到快速静脉用药的要求,为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减轻了危重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为患者抢救用药及补液提供了快捷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液体通畅良好,颈外静脉循环干线短,距离心脏近,而且静脉粗直,弹性好,经此路径输液用药,液体通畅较细小、弯曲行径长的肢体静脉良好,对照组24例因液体滴入不畅而拔除。但穿刺时应注意穿刺点的位置选择不宜太低,一是避免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3],二是颈外静脉下段静脉较弯曲,容易受颈部活动的影响,宜堵塞管口造成滴入不畅或渗液。
导管不易脱出,留置时间长: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4],有报道留置针可留置5~7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
并发症少:肢体静脉离心脏远,且血管细,血流慢,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高,颈外静脉血管粗大,血容量、血流量较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解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多孔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炉温度微机监控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炉炼钢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脉冲细化铸件金相组织的试验》-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脑鼠电路的改进及搜索算法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能管理系统项目商业计划书(符合VC风投+甲级资质)及融资方案实施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能计量(包括错误接线分析)和计量分析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能质量分析及其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能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展望》-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电脑周边产品设计—多媒体音箱》-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供应链管理论文:供应链管理的探究54671531》-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股票价格对物价稳定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固定型环形多喷嘴压后排液射流泵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固结压力对地基沉降影响的可靠度计算》-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关于安远县九龙大道西段(Ⅰ,Ⅱ标段)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关于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关于昆山市逸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仓库管理员岗位的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关于绿盲蝽对枣树的危害以及药剂防治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 《关于松江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学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