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褐飞虱黑尾叶蝉黑尾浮尘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褐飞虱黑尾叶蝉黑尾浮尘子

七 、褐飛蝨 、黑尾葉蟬 (黑尾浮塵子 ) 褐飛蝨 學名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英名 :Brown planthopper 生活習性 : 年發生八至十一世代 ,常於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 。卵產於葉鞘脊部 組織內 ,成 、若蟲均好群集於稻株基部吸取稻液危害 。 危害特徵 :受害輕者基葉黃化 ,重者全株枯萎 ,造成 「蝨燒 」。 黑尾葉蟬(黑尾浮塵子) 學名 :Nephotettix spp. 英名 :Green rice leafhoppers 生活習性 : 年發生八至十世代 ,第一 、二期作水稻均可能遭受三至四世代之葉蟬危害 ,以齊穗至 成熟期時最嚴重 。近年來 ,第一期作較第二期作受害為重 。產卵於葉鞘兩翼或葉中肋組織 I 內 。成 、若蟲喜棲息於葉片部位 ,直接吸取稻汁 ,嚴重時尚可誘發煤病 。此蟲較褐飛蝨活 潑 ,受驚擾立即跳躍飛散 。 危害特徵 : R 受害輕者葉片黃化 ,重者合株枯萎 。除直接危害外 ,黑尾葉蟬並可傳播水稻黃萎病和 黃葉病害 。 ( 一)任選下表一種藥劑防除 : T 1.水稻生長期 ,如發現每叢水稻飛蝨平均密度在 5隻以上 ,或黑尾葉蟬每掃網 10~20隻 以上時 ,即行施用乳劑或可濕性粉劑等類藥劑 ,每隔7 至10天 ,施藥一次 ;粒劑類每 隔 20 天施用一次 。藥劑處理應盡量在水稻生育早期 ,效果較佳 。 2.使用乳劑 、可濕性粉劑及粉劑防治褐飛蝨時應盡量將藥劑噴及稻株基部 ,在若蟲期 C 防治效果較佳 。 3.施用粒劑時 ,稻田應保持淺水狀態 (約1 公分)。 4.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應視水稻植株之大小於規定範圍內酌情增減 。 5.黑尾葉蟬為媒介各種毒素病之主要害蟲 ,故發生毒素病之地區 ,應特別注意事前防 A 範 。在秧田整地時 ,如附近有雜草 ,應先防除潛伏於雜草內之黑尾葉蟬 。 6. **記號係防除效果較優 。*記號係防除效果次優 。 稀釋 防除對象 T 藥 劑 名 稱 每公頃每 倍數 褐飛蝨 黑尾 施 藥 方 法 注 意 事 項 次施藥量 (倍 ) 葉蟬 10%氟尼胺 0.6 公斤 2,000 v 田間褐飛蝨密度每 1.採收前28 天停止 水分散性粒劑 叢平均達 5隻左右 施藥 。 (Flonicamid) 施藥一次 ,其後如 2.具呼吸中等毒 ,嚴 密度升高至每叢20 重眼刺激性及中度 隻以上時 ,行第 2 皮膚刺激性 。 次施藥 。 20%達特南 0.4 公斤 3,000 v 田間褐飛蝨密度每 1. 採收前 14 天停止 水溶性粒劑 叢平均達 5隻左右 施藥 。 (Dinotefuran) 施藥一次 ,其後如 2. 具呼吸中等毒及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