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ppt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 (二)常见报警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报警参数设置包括容量(潮气量TV或分钟潮气量MV)报警、高压报警、低压报警、PEEP或CPAP水平报警(未应用PEEP或CPAP时,不需要设置)、FiO2报警等参数警报系统。一般设置高于或低于实际参数的10%~30%。 四、常见报警的原因与处理 报警内容 原因 处理 电源报警 停电;电源插头脱落;电源掉闸;蓄电池电量低 将呼吸机与患者断开并用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检查修复电源 气源报警 压缩氧气或空气压力低;气源插头未插到位;氧浓度分析错误 将呼吸机与患者断开;给患者行呼吸球囊人工通气;同时调整和更换气源,或校对FiO2分析仪,必要时更换氧电池 气道高压 呛咳;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支气管痉挛、肺纤维化等);分泌物过多,气道阻力增加;导管移位;呼吸回路阻力增加;吸入气量太多或高压报警限设置不当;患者兴奋、激动、烦躁不安 吸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听呼吸音;检查呼吸回路并保持通畅;检查导管位置;调整呼吸机参数;安抚患者;使用药物镇静 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2.眼睛护理 :氯霉素眼药水、四环素眼膏、凡士林 纱布覆盖 3.口腔护理 :每日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口腔护理2~3 次 4.皮肤护理 :会阴护理1~2次 5. 体位与肺部物理治疗:半坐卧位 机械通气过程的监测 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监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功能系统、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氧等,综合分析判断呼吸机治疗效果,预防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二、人工气道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二)人工气道的湿化 (三)气道分泌物清除 (四)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的固定: 1、每班记录导管插入深度 2、洗净鼻腔和口腔分泌物 3、用胶布、边带、人工气道专用固定带固定 4、松紧度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 5、固定带定时更换或潮湿后更换 6、保护面部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二、人工气道管理 二、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的湿化: 正常上呼吸道粘膜的功能: 加温、加湿、滤过、清除呼吸道异物 人工气道丢失液体的机理:吸呼气体湿度差值 保证气道达到理想湿度是气道护理的关键 人工气道的湿化: 1、湿化方法:呼吸机湿化装置(加热型湿化器、雾化湿化、热湿交换器) 理想的气道湿化状态是使吸入的气体温度达37℃,相对湿度达100%。 湿化瓶内加无菌蒸馏水。 雾化湿化更适合脱离呼吸机患者的气道湿化。 二、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的湿化: 2、湿化标准: 二、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分泌物清除 二、人工气道管理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目的 气道分泌物清除 1、气道分泌物吸引指征: ?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 ?患者频繁或持续呛咳; ?听诊气管或胸部有明显痰鸣音; ?分泌物引起的SPO2突然降低; ?气道峰值压力升高; ?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粘膜发绀等。 二、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分泌物清除 2、负压吸引压力:150~200mmHg 3、吸引方式:开放式吸引、密闭式吸引 4、吸痰注意事项:?吸痰前后给予纯氧?选择适宜的吸痰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两次吸引间隔10分钟以上 二、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分泌物清除 5、气道分泌物粘稠度分级: Ⅰ度为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 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 Ⅱ度为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需用力才 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管内壁滞留, 但易被冲冲洗干净; Ⅲ度为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 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 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 净。 二、人工气道管理 气囊管理 1、气囊压力:25~30mmHg 正确的气囊注气方法:将听诊器放在患者气管处, 边向气囊注气边听漏气声,听不到漏气声时再抽出 0.5ml气体。最简单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是指触法, 指触气囊压力的软硬度达鼻尖硬度即可。 二、人工气道管理 气囊管理 1、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目的是清除气管插管套囊与气管壁间隙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积聚引起气管黏膜糜烂及感染。现代观点一般不主张常规定期气囊放气。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推荐意见:应常规监测人工 气道的气囊压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 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 二、人工气道管理 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1.气管导管堵塞 见于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返流引起堵塞、导管位置不当、气囊滑脱嵌顿导管口、导管远端开口嵌顿于气道隆嵴及其他机械性原因。 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窒息、紫绀和SpO2下降。 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1.气管导管堵塞 处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调整人工气道位置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